“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著名作家毕淑敏在北极闭目冥想的瞬间,看到了去世多年的双亲,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脆弱的孩子,要爱,要温暖,要包容,要体谅,要安全感。无论是牙牙学语的孩子,还是两鬓渐白的中年人,这些情感上的需求,父母在世时都能得到。即使他们年事渐高,也是每一个孩子精神上的靠山和支柱,是人生风暴降临时,最后的避风港。
不必怀疑他们会弃你于不顾,即使他们羸弱贫寒,也会义无反顾的用尽全力去爱你、支持你。当你为事业奋斗,为生活打拼,顶风前行时,回头都能看到他们正在身后,默默地关注着你。他们给了你生命,教会你说话,带你跨出人生第一步,是你生命的来处,也是你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开端。如果有一天他们不在了,我们与生命初始的一些联系也永远的断开了。
说恋家,说乡愁,其实恋的、愁的都是他们,他们既是思念的源头,也是思念的归宿。
常听到有人在父母灵前哭喊,“你不在了,我喊谁妈(爸)?我叫妈(爸),再没人答应我了。”每每听到类似的话,都会让人鼻头发酸,潸然泪下。
父母走后,我们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孤儿。再回首时,已无故人守望,那是一片云烟叆叇,一座埋骨的孤坟。正如苏轼在悼亡词里写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不过,人生本就是一段向死而生的旅程。有他们在前方等着,我们的归途便不会觉得有多么恐怖与冰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