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繁露》里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正好位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中间,意味着深秋还未真正降临,但太阳渐渐南移,白天暖和,早晚凉快,昼夜温差增大。阳气渐弱,阴气开始凝重,秋天不再打雷,习性蛰居的小虫耐不住秋风的寒意,早早藏入洞穴,用细土将洞口封闭,以防寒气侵入。它们一觉睡到来年惊蛰,听到雷声后,才睡眼惺忪地从洞穴里爬出来。
几场秋雨过后,天更清了,水更亮了,山的色彩更丰富了。有些树的叶子抵挡不住秋风的诱惑,脸上泛着淡淡的红晕,显得更加妩媚动人。挂在农家小院里的玉米棒子,与秋菊相映成趣,与山间的溪流动静相宜,构成了金秋时节最富张力的画面。
秋分是农村秋收、秋耕、秋种的大忙时节,北方播种冬小麦,南方双季晚稻抽穗扬花,正忙着晚稻收割,忙着耕地种油菜。秋分的连阴雨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故“三秋”贵在“早”字,及时抢割秋收作物,及时翻耕田地,及时播种冬作物。
入秋以后,埋在地底下的花生,此时粒粒饱满,撑裂沙土,等待庄稼人前去收获。随着锄头挖下,饱满的花生夹裹着泥土露出,散发出清新的气息。轻轻抖去泥土,顺手丢进地沟。孩子们看到一串串刚挖出来的花生,迫不及待拾起几颗,剥开外壳,往嘴里送。
在收获花生的日子里,河滩上人来人往,挖花生的、捡花生的、挑花生的,还有小孩端茶送水,热闹非凡。满担的花生把肩膀上的扁担压得弯弯的,发出“嘎吱嘎吱”的欢快声。
地里的大豆黄了,行走在田埂上,豆禾像一列列接受检阅的士兵,放眼望去,满畈金黄。大豆丰收的季节,竹筐里的大豆“哗哗”作响,跳动着,舞蹈着,仿佛在分享丰收的喜悦。
这个时节,瓜果飘香,芝麻花生陆续收获,村庄里的露台上大簸小匾晒满了各种农作物,远远望去,错落有致,好一幅晒秋图。
乡村里四处散发出香甜的味道,一切沉浸于丰收的喜庆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