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时光如箭,匆匆飞逝,但人生路上那些温暖的过往,却依然如良师益友,在记忆深处清晰如昨,灿烂如阳。
早些年我习惯和妻子抢着接孩子,因为每次去接孩子,我都能在路上抢到“宝”。
一次放学途中,我在临近孩子学校的街角处,看到一位60多岁的大叔扯着嗓子高声叫喊:“卖书,杂志、趣味故事3元一本!”看大叔喊得起劲,打小爱看书的我迅速下车开始挑书。
选好喜欢看的《特别关注》和《故事会》后,我哼着小曲儿驱车回家,不曾想女儿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突然指着书摊上的一本书说:“爸,我要《儿童文学》,给我买一本吧!我们同学经常带《儿童文学》到学校看,里面的文章可有趣了!”见孩子也相中了“宝贝”,我二话不说为她买了一本《儿童文学》。
大叔的书摊上虽然都是过期书籍,但胜在正规,品种繁多,价格便宜。接下来的几年时间,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我和孩子都爱到书摊前看书、买书。
平时,我没时间看的《童年》《城南旧事》《边城》《飞鸟集》等名家名作都是在大叔的书摊前看完的。
后来,看的书多了,我和女儿都有一种想把所想、所悟写下来的欲望。于是,我提议和孩子比赛写作。
从孩子三年级开始,我和她一直保持写作的习惯,由于故事看多了,好词好句积累多了,我们的写作思路比以前更加开阔。我相继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文学稿,女儿的文章也是经常得高分。阅读提高了我们的认知,我们发自内心感谢大叔的书摊。
时光匆匆,难忘在书摊前淘书、看故事的美好时光。如今,闲暇时分,我和孩子依然坚持阅读和写作,不只是因为喜爱,更是在演绎一个中国公民对灿烂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坚贞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