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冯子建
“20多年前,陆树铭老师随《三国演义》剧组来许。如今,斯人远去,十分痛惜……”11月1日,许昌文化名人葛国桢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该消息迅速引起网友关注、转发。
葛国桢回忆,1995年,陆树铭随《三国演义》剧组来到许昌。在下榻的酒店里,总导演王扶林、制片人任大惠等,先后品尝了许昌的姚花春酒,并交口称赞。
当时,姚花春酒厂的负责人向王扶林、陆树铭等人介绍了姚花春酒的酿造工艺,并委婉地表达了想请陆树铭代言姚花春酒的愿望。
让人想不到的是,陆树铭爽快地答应了。后来,经与酒厂协商,顺利拍出广告,先后在央视、河南卫视播出,尤其是陆树铭的“在许昌数日,最使云长难忘的还是姚花春”的经典台词,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
葛国桢说,《三国演义》剧组离开许昌时,陆树铭专门来到春秋楼景区,面对高大威武的关公夜读春秋塑像凝视许久,并深鞠一躬道:“这是一个真正不掺假的关羽啊!”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公元196年,汉献帝迁都于许,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推行屯田制,发布求贤令,恢复农业生产,兴修水利运粮,奠定了统一北方、成就霸业的基础。
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在许昌完成权力交替,将许昌定为都城,后迁都洛阳,许昌仍为五都之一,发挥着重要功能。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曹操在许昌虽然只有短短25年时间,却为许昌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作为三国历史文化名城,《三国演义》120回中,与许昌有关的故事有52回172处。如今,许昌的三国遗迹星罗棋布,遗迹遗址共计80多处,如春秋楼、灞陵桥、毓秀台、愍帝陵、董妃墓等。
另外,许昌还有运粮河、屯里、毓秀台等与三国有关的地名遗迹,尤其是郭嘉、荀彧等曹魏集团的众多颍川谋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这里留下了“颍汝多奇士”的美名;以曹操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成为后世现实主义文学的先声,光耀中国文学史。
无论是《三国志》《三国演义》记载,还是在三国历史上,许昌都占有重要位置。这里不仅是汉魏交替、封建皇权首次和平过渡的地方,还是《三国演义》中的两位重要人物——曹操和关羽,奠定霸业、成就英名的发祥地。
特别是作为“忠、义、勇”化身的关羽,在许昌则留下夜读《春秋》、挂印封金、灞陵挑袍等惊天动地的壮举,成为《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篇章和脍炙人口的故事。
因为许昌拥有众多三国历史遗迹,《三国演义》剧组专门来到许昌取景拍摄。“剧组在灞陵桥拍摄关公辞曹,在受禅台拍摄汉魏禅让,在陈曹乡拍摄许田围猎。”葛国桢说,许昌丰富的三国历史文化遗迹,保存得十分完好,得到了该剧组的赞扬。
文史专家、剧作家马炎心说,如今,三国文化仍是活在许昌人身边的历史文化,也是一笔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尤其是近年来,我市的三国文化研究风生水起、成绩卓著,这体现了党委政府对三国历史文化和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许昌人民对那段风起云涌的三国历史的挚爱。
“下一步,建议有关部门深入挖掘、系统整理、灵活运用三国历史文化,更好地将许昌大地丰富的三国遗迹遗址,串联成线,创新创造,打造成为可赏可游的三国景观大观园,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努力把许昌的三国文化开发和城市品牌塑造提升到一个新阶段,持续擦亮中国三国文化之乡这块金字招牌。”马炎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