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姓氏文化探源25
“马”不但是一个属相,而且是一个姓氏。与很多其他姓氏不同的是,马姓的起源并非一时一地,而是具有多个来源。此外,少数民族尤其是回族姓马的人也比较多。
在禹州,提起马姓,不少人会想到马文升。明代重臣马文升原籍钧州(今禹州市),一生保了5个皇帝,被称为“五朝元老”。
从马文升开始,禹州马氏后人出了4名进士、15名举人、15名贡生,是禹州的名门望族。
如今,位于禹州市老城区的“马悫别业”,历经500多年风雨,依然熠熠生辉,记录着马氏后人的奋进历史。
□ 记者 张铮
姓氏溯源
受姓始祖,马服君赵奢
问俗昔曾过陇山,西征今复出秦关。雁声叫日迷寒渚,枫叶经霜带醉颜。世路羊肠千里曲,功名蜗角几人闲。林间鹦鹉能言语,笑我年来两鬓斑。
“这是马文升所作的《秦陇道中》。马文升不光是一名武将,一生诗作也很多。”12月23日,马文升文化研究会会长马万林告诉记者,根据马氏族谱推算,他是马文升的第十七代后裔。
马姓的起源有3种:第一种是出自嬴姓。颛顼帝裔孙伯益因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赐嬴姓。而其后代造父被封在赵城,后建立赵国。赵王的儿子赵奢因战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世称马服君。其后代逐渐省略服字,形成马氏,居住在河北邯郸,是为马姓正宗。
赵奢就是后世以“纸上谈兵”闻名的赵括的父亲。他是山东六国的“八大名将”之一,在赵国与廉颇、蔺相如地位相当。
“赵奢是战国时赵国的宗室,他既是一位军事家,又是一位理财家。”马万林说,赵奢整顿赵国的税收,使“民富而国库实”。他还统率赵军在阏与之战中击败秦军,为赵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并因此被封为马服君。
第二种是他人改姓。如汉代有马官,本姓马矢,改姓马。
第三种是他族改姓。如蒙古人月乃和,因其始祖做过凤翔兵马判官,改姓马。再如有“十个回族九个马”的说法,原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在古代译音为“马、哈、麻”,后世以此为姓。
“从高祖马伯川起到马文升的父亲马荣,马家不曾有人入仕。为让儿子光宗耀祖,马荣把马文升送入私塾,培养他走科举之路。”马万林说。
耕读教子
五朝元老,仕途坎坷
幼年时,马文升就与常人有不同之处:“生而有异兆,貌瑰奇,多膂力。”而且他从小就对兵事感兴趣:“尝与群儿戏,十数为群,角之靡不仆。”(《太师马端肃公传》)
马文升出身耕读世家,进士及第、文武双全、戎马一生,在明代中期可谓权倾朝野、威震边关,是一个功勋卓著的历史人物。
据明史载:马文升文武全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出自他口。成化四年,平凉、固原一带满四变乱,官军进讨不利。朝廷急召当时因父丧而归家的马文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协助总督项忠、刘玉等对满四展开围剿。马文升迅速赶到固原,斩敌首七千六百余级,俘获男女两千六百人,解了边疆之危。马文升以功擢为左副都御史,继续巡抚陕西。他在陕西数年,苦心经营,实现了西北地区的安定。
马文升一生仕途坎坷,几起几落。正德二年权阉刘瑾乱政,这时,马文升年事已高,他连续上了二十一道奏章,辞官回到家乡。在马文升回家后三年,太监刘瑾诬告他在吏部任上私结朋党,将他处以极刑,其家小皆遭株连。直到刘瑾伏诛,马文升之冤才得以昭雪,被追赠为特进光禄大夫、太傅,谥“端肃”。嘉靖初年,他又被追赠为左柱国、太师。
《明史》将马文升和王恕、刘大夏并称为“弘治三君子”:“王恕砥砺风节,马文升练达政体,刘大夏笃棐自将,皆具经国之远猷,蕴畜君之正志。绸缪庶务,数进谠言,迹其居心行己,磊落光明,刚方鲠亮,有古大臣节概。历事累朝,享有眉寿,朝野属望,名重远方!”
书香门第
一门4进士,光耀门楣
“从马文升开始,马氏家族出了4名进士。”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马炎甫说,在明代,禹州的官员为祭祀禹州籍名宦,建有“乡贤祠”,明末毁于战火。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由知州史廷桂重建;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由学正孙铸重修,其中祀有马文升、马安、马纪。
马文升的裔孙马悫,为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进士,官至户部主事。马悫初任临淄知县,修建学舍,培育人才。该县有个路生,称霸乡里,他即绳之以法,全境安静。在任雄县知县末期,百姓在衙前为他建“去思碑”。
不久,他升任户部主事。在任期间,马悫勤政爱民、乐善好施,尤其钟情教育,口碑极佳,后因被人诬陷,罢官归里。
马悫回乡后,为家乡扩建了黉学,重建了北关石桥。临终前,他倾其所有刊刻《齐民要术》,鼓励人们发展生产,以至于死后没钱买棺椁,百姓凑钱埋葬他,数千人扶柩哭送十余里。
“五马寻春坊”是为马文升的长子,官至六安知州的马璁立。“进士御史坊”是为马文升的堂兄马文麟之孙,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进士,官至江右参政,曾任过御史的马纪立。“世御史坊”是为马纪、马斯臧父子所立。马斯臧,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进士,官至山西布政司左参议,也曾任过御史。
马文升堂兄马文麟,岁贡出身。初仕江浦县(今江苏省南京市西部、长江北岸)知县。未满三年,其母去世辞职。守孝三年后,补江明县(亦属江苏省)知县。因其廉洁,江浦人编歌谣曰:“可惜洛阳川上月,不照江浦照江阴。”在江阴任职三年,马文麟奉调进京,途中痛故。他的行囊空空,众人称廉,提学石公为他立坊题字“云霄星风”,并作墓志铭。
马纪也是钧州(今禹州市)人,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进士,历官雄县知县、山东道御史,曾按察四川,调九江知府,终官江右参政。他抑强扶弱,秉公办案,裁减商税,禁溺女婴,人称“包老”。
马斯臧在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乡试时,考礼经(即《周礼》)名列第一。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登进士。初任三原知县。不久升为御史,巡按南直隶。因防御倭寇有功,调任山西布政左参议,海瑞为其作墓志铭。
如今,位于禹州市老城区的“马悫别业”“垂光洞”和观耜园的“明农堂”,以及马文升对钧阳宫、忠臣张良孝子黄香的碑刻题词等珍贵遗存,“活态”传承着禹州马姓500年的基业和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