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7日,许昌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成功为一名右手中指、环指、小指被机器绞伤离断患者实施断指再植术。如今,该患者指端血供良好,功能逐渐恢复。
当日,53岁的白先生在工地施工时,右手不慎被钢丝绳绞压,造成中指、环指和小指离断,断面不规则,伤口边缘呈锯齿状伴有挫伤。其中,中指远节指骨粉碎成5块较大骨片,甲床破裂成3段,掌侧有少量组织相连。
接到急诊电话后,许昌市人民医院迅速启动创伤救治“绿色通道”,用最快速度为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并做好术前准备。
“首先,要清理伤口内血凝块、污染物、挫伤失活的组织。”2023年1月9日,许昌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主任杨红跃告诉记者,因为患者的创面不平整,清理伤口的过程比较复杂,要按照一定方向逐层、逐指、逐伤口地清理。
随后,杨红跃为患者实施开放性损伤血管神经肌腱探查术+骨折切开复位术。经过近3个小时的努力,患者的断指被接了回去。
手术后,护理团队对患者进行细致的宣教和护理,全力保障断指存活。经过10多天的康复,患者的断指终于成活。
杨红跃告诉记者,断指后6小时至8小时是进行再植手术的最佳时间。在没有冷藏的情况下,断离的手指超过8小时就会坏死。断指再植手术贵在一个“快”字,越早手术,成活率越高。患者到医院时已经受伤1个多小时,在有效的7小时救治“时间窗”内,要求医生对患者尽快实施精准救治。这时候,不仅考验医生的临床经验、手术操作技能,以及术中团队的配合,而且考验医院在特殊时期的应急水平。
“当时急诊的接诊量处在高位。”杨红跃介绍,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防疫主阵地逐步由社会面转向医疗机构,患者爆发式增加,医院的压力增大,医务人员人手吃紧,每个坚持在岗的人都是超负荷工作,床位也很紧张。
“无论患者量如何增加,我们始终为开放伤患者留有床位。”杨红跃说,该院要求尽可能为普通患者预留床位,满足群众正常就医需求。
杨红跃提醒,断指(肢)属于开放性外伤,“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理非常重要,这对指(肢)体的再植成功将起到关键性作用。如指(肢)体出现严重出血,应及时止血,避免指(肢)体坏死;如指(肢)体离断,要遵循“干燥、低温、隔离”的原则保存残指(肢),切忌冷冻保存或将残指(肢)直接置于冰水中。
另外,在使用机器类工具工作时,劳动者应采用保护工具,注意力要集中,并掌握机器故障应急处理方法,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