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人文许昌

许昌杜寨书会——传承

跨越千年 代代相传

78岁的老艺人于学知连续多年来杜寨书会说书亮艺

“90后”说书人赵诚涛在杜寨书会上表演河南坠子

□ 记者 毛迎 文/图

核心提示

仿佛在践行一个约定,2000年来,这个约定从来没有变过。

无论风吹雨打,每到农历正月十三,通往建安区苏桥镇杜寨社区的道路上,就会出现许多负鼓携琴的身影。这一天是杜寨社区举办书会的日子,来自四面八方的说唱艺人云集于此,说书亮艺。

据考证,杜寨书会起源于公元10年前后。朝代更迭,世事变迁,但杜寨书会一脉相传,延续至今……

杜寨书会历史悠久,比马街书会早1300多年

“杜寨书会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据考证,杜寨书会起源于公元10年前后,比宝丰县马街书会(公元1316年前后)早1300多年。至1560年时,杜寨古书会就已初具规模。”建安区人民文化馆副馆长霍婉玉说。

王莽追刘秀的故事为书会增添了传奇色彩。相传2000多年前,这里已经形成了村落,村子周围有沟河环绕。有一年正月十三,刘秀被王莽追杀至此,处境十分危险,有一位说书艺人把刘秀藏到村北的芦苇坑内,让他躲过了这一劫难。后来,刘秀称帝,为了报答说书艺人的相救之恩,就委派当地一个富户,每年正月十三,召集各地说书艺人到此聚会,展示技艺,以期找到恩人。年复一年,经过多年积淀,“杜寨书会”成了闻名全国的民间文化盛事。

杜寨书会之所以延续2000多年,与许昌本地的乡风民俗有关。“过去,谁家结婚、生孩子,老人过生日,做生意发财等都要请说书的唱上几天。这种习俗一直持续至今。”杜寨社区居民杜留臣说,艺人在书会上说唱称为“亮书”,观众邀请艺人到自家说唱称为“写书”。想要“写书”的人看中艺人后,便与艺人协商“书价”,价钱谈妥,艺人便会去“写书”者指定的地点演出。“写书”的价格一般根据艺人说唱水平的高低而定,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写书”通常为几十元或上百元。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现在“写书”要花几千元。

写书人过去多是一些乡绅,新中国成立后是生产队队长、党支部书记,现在多是一些个体工商户和工矿企业经营者,也有普通农户。

旧时农民许下愿望,次年愿望得以实现,就要进行还愿,一般都会去书会上请说书艺人到家里演7场。写书就像相亲一样,“相中”谁的话,就与说书艺人商议价格,约定日子。谈好之后,邀请者会支付一些订金给说书艺人,艺人则会把自己的一件道具交给邀请人,问清楚邀请人的地址,然后准时赶到邀请人的家里。这样的演出一般都是7场,从正月十四晚上开始,正月十五、十六的上午、下午、晚上各演一场。正月十七,艺人结束演出回家。

值得一提的是,写书人与说书人虽然没有立下字据契约,但双方都以诚信为本,从没有违约过。同时,杜寨书会还吸引了众多小商贩来此进行物资贸易。所以,杜寨书会不仅关系着艺人们的收入生计,还促进了商贸洽谈,推动了经济发展。

德高望重者担任“会首”,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80岁的杜留臣多才多艺。1月31日,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即兴自编自唱了一段坠子书,介绍杜寨书会的同时邀请大家前来看说书、闹新春。

杜留臣说,杜寨书会最兴盛的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当时每年来此的说书艺人有150多班。那时候,他爷爷主要负责接待和协调工作。为什么要协调?杜留臣解释说,那么多说书艺人不可能全部被邀请,这时他们就要帮助没有被邀请的说书艺人。他们先找被邀请的艺人商量,告诉他们未被邀请的艺人从很远的地方来,征询能不能让未被邀请的艺人跟其搭伴演出,之后分一些报酬。这时被邀请者一般都会同意。

“我十来岁就跟着爷爷为杜寨书会服务,长大后自然而然成了‘会首’,负责组织乡亲们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说书艺人。”杜留臣说。近几年,杜留臣渐渐感觉力不从心,就把“会首”的接力棒交给了年轻一代。但他依然闲不住,每年社区举办书会,他都会在现场帮忙。

杜寨书会的主持者称为会首,在封建社会一般都是由当地群众中德高望重、有一定经济实力且乐善好施的人担任。有资料可考的最早的会首是清同治年间的秀才杜世德,于清同治四年任会首。历任会首中,“学历”最高的是同治年举人张恒业,现任会首是杜寨社区党支部书记刘保山。

“90后”说书人亮相,为传统书会注入“年轻力量”

身穿长袍,手持简板,唱腔婉转悠扬……2月3日,在杜寨书会上,26岁的赵诚涛一段精彩的坠子书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我是河南坠子大师胡银花的学生。作为一名‘90后’,我非常喜欢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河南坠子。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和传承河南坠子……”面对记者的采访,赵诚涛直言他是河南坠子这一传统文化的忠实“粉丝”,要在胡银花老师的带领下,把河南坠子发扬光大。

2月3日,记者在杜寨书会现场看到,很多老艺人都带着子女或者徒弟前来演出。78岁的于学知来自项城市。作为项城市曲艺家协会的一员,他多次来杜寨书会表演。“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下去,我们协会的很多老艺人都带有徒弟。杜寨书会组织得非常好,管吃管住,提供桌椅板凳和茶水,服务很周到。我不但今年来参加,明年也要来,以后还要让徒弟们来。希望这个书会越办越红火……”于学知说。

“今年书会办得很热闹,有52班200多名艺人参加。胡银花等知名艺人都带着徒弟前来。看到说书这一传统文化后继有人,我很欣慰。杜寨书会这一延续了2000多年的民间文化活动一定能传承下去!”杜留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