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铮
“吃”进电炉炼钢除尘灰,“吐”出一袋袋氧化锌粉。2月23日,全省首家德国独资工厂——百菲萨环保科技(河南)有限公司在长葛投产。
百菲萨河南项目投产后,每年将回收处理11万吨电炉炼钢除尘灰,从中可提炼出4万吨氧化锌粉,相当于在这里建了一座“百万吨级”的锌矿。
欧绿保集团投资2亿元的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让餐厨垃圾“变废为宝”……
许昌与德国,尽管相隔万里,但遥远的距离并未阻隔二者的合作。
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度
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实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将迎来长期政策利好,根据国家《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显示,预计到2025年可形成5万亿元、2050年30万亿元的巨大市场。
位于长葛大周产业集聚区的百菲萨河南项目作为全省唯一的德国独资企业,它的母公司德国百菲萨集团成立于1987年,长期致力于环保行业,是全球回收电炉除尘灰以及冶炼工业盐渣综合利用行业的领头羊。
“园区年回收各种废旧金属400万吨,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基地,培育形成从废旧金属回收、冶炼、简单加工、精深加工到销售的完整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大周产业集聚区负责人说,百菲萨河南项目的投产将进一步拉长再生金属加工产业链条,助力园区实现产业升级。
一条绿色循环产业链
百菲萨河南项目将把回收的固体废物“吃干榨尽”,整个生产过程不产生一滴工业废水,不产生任何形式的二次污染。项目投产后将把河南省内电炉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全部进行回收处理,为当地建设一条可持续的循环产业链。
在公司餐厨垃圾预处理车间,一辆辆餐厨垃圾清运车不断进出……许昌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是欧绿保在河南投资的首个项目,于2022年初投入运营。
餐厨垃圾经预处理后,可分离出绿色无害的油脂类产品,经厌氧发酵后还可产生沼气用以发电或作为燃料,年产沼气可达365万立方米,沼液、沼渣等废弃物会按照环保要求进行达标处置,年二氧化碳减排量5700吨。
营造“好环境”,扩大“朋友圈”
近年来,德国与许昌的“交往”不断升级,“感情”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选择来到许昌投资,为许昌高质量发展之路注入新的活力。
开放是最大的机遇。数据显示,2022年许昌进出口总值达259.5亿元,较2021年增长1.9%,全省排第3位,连续两年进出口总值突破25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全市出口总值219.5亿元,增长3.3%,全省排第2位。
许昌已然开放成势,与世界更加紧密相连。营造“好环境”,用好“大平台”,扩大“朋友圈”,许昌对德合作不是说说而已。
许昌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加快建设总面积16平方公里的中德(许昌)产业园,高水平“引进来”“走出去”。截至目前,许昌对德合作落地项目达到70个,总量居全省首位,“德国制造+许昌制造”的组合也必将擦出别样的灵感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