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关注

残疾人康复工作

在新起点上高质量发展

2022年,市残联从全面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出发,从夯实残疾人康复基础着手,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圆满完成各项康复工作,实现了残疾人康复工作在新起点上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出台《2022年许昌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实施方案》,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进行专题部署。救助残疾儿童1199名,完成省定任务的150%。加强资金保障,逐一核实县级残疾儿童资金匹配情况,督导康复救助资金足额、及时落实到位。

高质量开展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指导各县(市、区)残联开展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通过社区康复协调员、家庭医生等,为各类残疾人提供多样康复服务,康复服务率为92.5%,超出省定目标任务7个百分点。

精细化适配残疾人辅助器具。各县(市、区)共为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3255件,完成年度任务的215%。在辅助器具适配过程中,突出精细化,要求各县(市、区)摸清残疾人需求底数,针对不同类型残疾人,选择适合其康复需求的辅助器具。选派辅助器具专业技师,入村入户,对残疾人辅助器具进行安装、调试,确保适配效果。

全方位做好残疾预防。许昌市在全省率先以政府办名义出台《许昌市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建立产前检护、新生儿筛查工作机制,与市妇联、市卫健委联合,开展孕产妇产前筛查诊断和残疾儿童筛查诊断工作。利用“爱耳日”、全国助残日、残疾预防日等开展残疾预防宣传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中,市残联注重整合资源,实现了“三个转变”。即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由输血救助向造血救助转变,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同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工作衔接,帮扶残疾儿童家庭脱离困境;由城市救助向城乡一体化救助转变,更加注重农村重度残疾人家庭特别是一户多残、整户低保家庭的残疾儿童救助;由被动维权向主动服务转变,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综合运用签约家庭医生、上门康复、辅具适配等政策,以社区康复服务站为枢纽,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社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