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关注

千年不倒古社柏

古社柏树龄达2310年,为许昌古树名木之最

核心提示

清明时节,踏青祭祖,细雨纷纷,松柏常青。在我市的长葛市,有着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古柏群。它们苍劲挺拔、姿态奇特:有的如龙,蟠曲交错,头角高耸,腾空欲飞;有的如狮,须毛丛竖,翻腾仰卧,气势如虹……

长葛古社柏,现存23株,均位于中州人文纪念园内。清明节前夕,记者走进中州人文纪念园,探寻古社柏的千年往事。

□ 记者 孙江锋 文/图

23株柏树千年不倒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和前人留下来的不可再生遗产,更是记载着历史变迁、生态文明的绿色“活文物”。

有人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古树名木,那就没有历史、没有故事、没有根基、没有底蕴。

提起许昌的古树名木,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长葛古社柏。它们被当地人称为汉柏。

古社柏位于长葛市老城镇西北0.5公里处。4月3日,记者驱车来到长葛,沿着长社东路向东行至京港澳高速公路桥下,向北拐进一条乡间水泥路,跨过公路桥后不久便看到一座高大的仿古牌楼,这里就是中州人文纪念园。

登上园区最高建筑天枢坛,古社柏群一览无遗。23株古社柏姿态奇特,远远望去,像一件件鬼斧神工的根雕,又像一群阅尽风霜的老者。

据民国19年《长葛县志》载:“社柏为葛名胜,前志未载,诚撼事也。先有二十六株,东西极大者各二,皆二十四围,余亦二十围。”

1992年版《长葛县志》载:“可惜失去管理,民国时期死掉一株,1949年以后又死两株,而今只有二十三株了。”

据我市林业部门的专业测算,这些古社柏树龄已达2310年,为许昌古树名木之最。

站在树下,可见古社柏粗壮的枝干被岁月侵蚀,满是凸出的树瘤和凹陷的树洞,让人顿生悲悯之心。但古社柏旁逸斜出的新枝叶郁郁葱葱,显出勃勃生机,顽强的生命力着实令人赞叹。

传说故事更添神奇色彩

自古以来,由于古社柏长得不仅苍翠葱郁,而且千奇百怪、姿态各异,周边的人们便以其形状分别冠以不同的美称,如佛柏、仙柏、猴柏、龙柏、凤柏、虎柏、狮柏、龟柏、蛙柏等。

传说古社柏原本是没有名字的。后来,一位进士出身的县令来到当地衙门的第一个晚上,就梦到了26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上堂击鼓。县令换衣升堂,问老者高龄多少、家居何处、所报何事。老者说他们已经2000多岁了,居住在城西北“社庄”,至今没有名字,请求县太爷赐予名号。

第二天,县令觉得奇怪,就将此事告诉了县丞。县丞推测可能是柏仙托梦,于是县令就将县内有学识的人都征集来为社柏一一命名。

如今,社柏的名称拥有了中国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十二生肖以及人类企盼幸福长寿(福、寿、佛、蛙、龟、狮)的丰富内涵。

不同生肖的人都可以在古社柏身上找到各自的命相、属相。有龙柏、蛇柏、马柏、蛙柏、羊柏、狮柏、金柏、水柏、佛柏、龟柏、兔柏、猴柏、牛柏、豕(猪)柏、木柏、子柏(鼠柏)、土柏、火柏、虎柏、福柏、寿柏、鸡柏、犬柏、驼柏、人柏、仙柏。

每一棵古社柏都有自己的名字和美丽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泛的当属龙柏化蛇、南蛮取板和虎柏成精3个传说。

虎柏成精,变成活虎,拦路伤人,为害一方。县府广贴告示,招人捉虎,立功者受奖。一大力勇士与众人追虎至柏林,突然不见。有人说是虎柏作怪,遂以铁钉入虎眼,在虎柏上挂匾,始得太平。后人见钉,不见匾,于是附会出这一故事。不过,现在虎柏身上确实有一颗大铁钉清晰可见。

2000多年来,风刮日晒,树在大自然的雕琢下成方成圆,像虎像猴,乃至树中长树,本来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不过,在普通老百姓看来,这就是一件不可理解的怪事。于是,就有了上面那些离奇荒诞的传说。

民间传说是美丽的,符合人们的美好愿望。古社柏身上体现了厚重的人文历史,更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灵魂。

被称为“社”的活化石

古社柏高大挺拔,被百姓奉为神灵,远看形如龙凤、壮如虎狮,但仍抵不过岁月的侵蚀。走近可见不少树干上留有刀斧劈砍和火烧的痕迹。其中一株过于“年迈”,斜靠在离它不远的同伴身上。

据记载,民国年间镌刻的记载社柏的石碑,只留下残碑半通,后被收藏在文物保护员家里。碑虽不全,字迹清楚,确实记有社柏的各种美名。据说,今长葛老城西关书香门第人家,尚保存着社柏碑记的拓本。

据史料记载,这群柏树的周围是古代的社稷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祭祀场所。而古社柏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古柏群,被考古学家称为我国古代“社”的活化石,有较高的考古价值。

1993年,许昌市将古社柏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重点保护区。

2003年,为了进一步保护古社柏,中州人文纪念园征得长葛市文物管理所和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同意,将古社柏作为一处人文景观入围中州人文纪念园加以保护,四周冬青环绕,植做了柏树树墙和大门,并给每棵柏树制作铁艺防护栏,形成了一处观赏性很高的人文景观。

现在,古社柏已作为长葛古老的象征,迎接着每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展示着古老长葛的人文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