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关注

社柏之名由何而来

古社柏像一群老人无语相望,诉说着几千年的沧桑

高大挺拔的古社柏也抵不过岁月的侵蚀,树干上留有刀斧劈砍和火烧的痕迹

核心提示

一棵棵古社柏,见证的是悠久的历史,承载的是厚重的文化,寄托的是深深的感情。

关于古社柏,传说纷纭繁杂,考古学家称之为社的活化石。在感叹古社柏众多美丽的传说和其顽强生命力的同时,低头细想,古社柏之名由何而来,为什么其被称为社的活化石呢?

名称的由来,大抵和当地的历史有关,我们不妨从长葛的历史入手,细细探究。

□ 记者 孙江锋 文/图

社树暴长,改名长社

长葛,相传为远古葛天氏部族聚居的地方。因当时长葛遍地是葛,于是用“长葛”这个词称呼这块境域。

“当时的长葛,属于郑国的一个小城邑。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长葛又属韩国。后来,魏伐韩,长葛为其所夺,遂属魏。史书记载,在这期间,长葛的社树暴长。当时人们认为社树暴长是一种吉祥之兆,所以改长葛为长社。”原长葛市文联副主席、长葛市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路志纯介绍说。

秦时,实行郡县制,置长社县,属颍川郡;东魏武定年间,迁长社于颍阴,后改为颍阴县,一度成为郡的治所。

“直到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才重新改名为长葛县,县城在今天的老城镇,之后长葛的建置一直未变。”路志纯说。

路志纯介绍,长葛居中原腹地,是东出平原西进山区的门户,开放的环境、丰富的资源使这里开发较早。

“这里有葛天氏传说,出土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以及战国和汉代的遗物,表明长葛自古以来农牧经济发达,很长的时间都处在黄河下游的政治经济中心区域。”路志纯说。

古社柏是社稷坛旧址

长社既由社树暴长得名,那么社是什么呢?

“社在古代指土地神。《说文解字·示部》解释说:社,地主也,从示土。稷指五谷,意为谷神。社稷为土谷之神,土载育万物,谷养育民众,所以,‘社稷’也常常被用来代指国家。”路志纯解释说。

路志纯说,先民看到万物皆由地生,万物皆由地载,他们不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在心理上难免产生敬畏之心。

谷物收获的多少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他们故而祈求。

“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报答土地的恩德就成为先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事。”路志纯说。

先民祭祀几块或一块土地,但他们并非祭祀土地本身。事实上,他们崇拜的主要是土地的力量,即地力。他们认为这种地力,就在由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植物里面。

在所有的植物里,很多先民认为树木最大、最挺拔,所以也最易成为他们崇拜的对象。

《论语·八佾》曰:“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松、柏、栗都是比较高大的树种。

社树是地力的象征。古人认为土地的灵魂附在社树之上。

“长葛自古以来经济活跃,处在黄河下游政治经济中心区域,政权交替频繁,无论哪个政权,在古代都很重视祭祀。根据文献和民间传说,我们认为古社柏是以前祭祀土神、谷神的地方,是社稷坛的旧址,高大威猛的柏树在古人眼里是这块土地地力的象征。”路志纯说。

与北京社稷坛

并称为“北坛南柏”

古社柏是中国古代社祭最好的见证,其中深藏着中国独特的民俗文化。

人类走出原始社会后,生产力虽然得到发展,但是祭社活动并没有因此停息。先秦时候,不仅春播秋收的祭礼,几乎一切重大的活动都要在社里举行。

唐宋以后,民间祭祀土地的场所渐渐换了地方,挪到了城隍庙或土地庙,原来的社逐渐就被人们冷落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长葛的古社柏是相当珍贵的,被称为社的活化石。

北京的社稷坛位于天安门西侧,面积360余亩,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地方。

长葛地处中原,北京位居北方,两个社稷坛远远相望,因此被很多研究民俗的学者称为“北坛南柏”,成为研究民俗学的两大重要实物。

有专家说,北京的社稷坛是天子祭祀的地方,长葛古社柏是地方官乃至百姓祭土地、祭五谷的地方。若论历史,古社柏的历史要长得多。

古柏常青,日月长明。长葛的古社柏,苍劲古拙,历史悠久。古社柏是长葛的名胜,其神韵给后人留下了永久的想象。

如今,古社柏在中州人文纪念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走入中州人文纪念园,古社柏静静地树立在园区的东南角,其像一群老人无语相望,树枝偶尔随风摆动,似乎诉说着千年的沧桑。

时值清明,让我们一起礼敬先人,追思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