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人文许昌

汉代陶井: 带你感受汉代的“市井生活”

□ 记者 毛迎 通讯员 吴艳丽

东汉几何纹黄釉陶井 许昌博物馆供图

汉代灰陶井 许昌博物馆供图

栖水而居,与水为邻,先辈们的生存经验告诉我们: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根。而井作为水的重要来源地,自古便被视为与命脉一样重要。有井的地方,就会有村落;有井的地方,就会有人烟。所以人们习惯把远离故土称为“背井离乡”。

许昌博物馆二楼展厅陈列着两件颇有特色的汉代陶井,这两件陶井再现了当时的汲水设施,折射出汉代人的生活场景以及农业生产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景象。

A

汉代陶井制作精美

在许昌博物馆二楼展厅,陈列着两件汉代陶井,一件是东汉几何纹黄釉陶井,该陶井井口为方形,长12.6厘米,宽12.5厘米,高8.9厘米。井身施黄釉,有精美的几何纹饰。除此之外,还有一件汉代灰陶井也颇为引人注目。这件陶井通高19.7厘米,井口上有井亭,井口直径10.1厘米,井底直径9厘米,井身高8.2厘米。这两件汉代陶井无论从外形还是结构都是当时水井的真实再现,制作精细,栩栩如生。

许昌博物馆保管部主任陈文利表示,“蓄井以灌田”,汉代的水井既是对水利的有效补充,又是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当时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汉代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考古研究发现,就水井的种类而言,大抵有土井、瓦井、砖井、石井、砖(石)木混合井等。土井是指以土为井壁,这种井最为简陋,开凿的成本较低。瓦井的特点是挖出井形后,井壁用陶制井圈一节一节地套叠,砌成筒状,井圈外壁用土或碎陶片填实。

东汉由于砖瓦业的发展,大量地使用砖石砌井筒。井简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六角形和八角形等。河南洛阳曾出土一件典型的方形砖砌水井的陶制模型,长23厘米,宽12.5厘米,高10厘米。井口仍砌成龙山文化时期木构方井的井口形式。这种形式就是今天的汉字“井”的由来。

许昌博物展出的东汉几何纹黄釉陶井,井口同样为方形,与汉字的“井”字颇为相似。另一件汉代灰陶井井上有井亭,这也是汉代水井的典型特征。

汉代水井井壁比较坚固,井上有井栏,井台上有井亭,既安全又卫生。随着凿井技术的进步,井深增加,汉代出现了一种适合深井提水的工具——滑轮辘轳。河南洛阳曾出土一件陶井,井口上立架,上建小亭,井架上部安一滑轮辘轳。滑轮改变了提水时用力的方向,向下拉动较之直接向上提更容易发力,同时也更安全。

汉代以后滑轮辘轳逐渐演化为曲柄式辘轳。曲柄式辘轳上的缠井绳部位是一根较粗的短木,中间穿长轴,固定在井架上,可以转动,另一端安一拐柄轴,辘轳上缠井绳,手摇拐柄提水。这种辘轳比滑轮辘轳省力轻便,近代还在使用。

B

人类使用水井历史悠久

“人们常用‘市井’来形容生活,井的发明大大减少了古代人们对江河的依赖,为城邑的形成、国家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陈文利说。

井的发明,是古代社会迈入文明的标志之一。人类凿井的历史相当悠久。中原地区的裴李岗、汤阴白营遗址都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水井,而且井较深,说明当时的凿井技术已相当成熟。

我国最早的水井遗址发现于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位较浅的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已有7000多年。它是由200多根木桩组成的方框形井,深135厘米。据复原推测,当时井的位置可能为一天然的小水坑,雨季积满水,日常人们就从水坑里取水。当时井的修筑方法是,先在小坑内向地面打入四排木桩,组成“口”字形方桩墙,然后将桩内的泥土挖去,直到见水为止。为防止方桩墙向里倾倒,又在方桩墙内放一方木框。

黄河流域的水井出现较晚,由于地下水位低,水井一般较深,凿井的难度大,所以凿井的技术较之长江流域要高。如河南汤阴白营发现的距今5000多年的龙山文化时期的“井”字形木构水井。井口分上下两层,大井口在上,其向下55厘米是小井口。井上部的四壁向外倾斜,下部较直。井壁由圆木桩自上而下地一层层垒筑而成,呈“井”字形,木桩的交叉处用榫连接。木井架与土井的间隙用黄土填实。大井口是小井口的安全保护措施,也便于人们取水。口大底小,向外倾斜的木构水井,显示出较高的土木工程水平,表明当时的凿井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以及考古发掘出土的井来看,在井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民间长期使用的圆筒形井比较多。施工时人可直接下入井筒中挖掘土石。这种井宜于开采浅层地下水,出水快,开凿方便,省时省力。

C

明器陶井见证汉代的厚葬礼俗

东西两汉400多年时间里,遗留下来的陶器品种非常丰富。除了常见的盆、罐等生活用具之外,汉代墓葬中还有不少的大型陶制建筑模型以及陶制生活场景,陶俑、瓦当、画像砖等也独具艺术风格。究其原因,与两汉流行厚葬的礼俗密不可分。陶器千年不腐,且当时的制作工艺比较成熟,因而被大量使用。

陈文利说,汉代有“事死如生”的观念,不仅表现在墓室形制结构模仿现实中的房子,而且在随葬品方面也尽量做到应有尽有,就是将墓主人生前所用器具、物品随其一起下葬,使墓主人在另一个世界仍可以享受生前的生活。

古时候,人们相信人死后灵魂不死,并向往在另一世界继续生活,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以物陪葬的习俗。一些体量小的铜镜、刀、钵、罐等生活实用器容易放置墓室,有些器物体量较大,不能放入墓室,但又必须作为随葬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智慧的古人便依其型制作缩小版的模型器用于随葬,文献称之为明器。

《礼记·檀弓》记载:“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意指明器虽具备外形,但不具有实用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所谓明器,就是仿照实物制成的随葬品,种类多样,特别是制作精美的陶制模型明器更为盛行。有仓、灶、井、碓、圈厕、院落、家禽、家畜以及各种造型的人物俑等,几乎包括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实物。”陈文利说。

这两件陶井就是汉代的明器。小小的陶井模型真实再现了当时水井的形式,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

有井的地方就有市,有市的地方就有人气。许昌博物馆展出的这两件汉代陶井,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汉代市井活色生香的烟火气和浓郁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