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吕科 文/图
石墙、石洞、石屋、石板路;蝉嘶、鸟鸣、鸡叫、狗吠……5月7日,风和日丽,蓝天白云,记者慕名来到住建部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河南省禹州市鸠山镇魏井村的牡丹坪自然村采访。保存完好的明清老屋、田园般的农家小院、高大粗壮的600年皂角树、淳朴厚道的村民,让人意外、激动、感慨、浮想联翩……
魏井村位于鸠山镇西北6公里的山顶上,海拔600多米,是禹州市海拔最高的自然村。相传,在明代时,为躲避战乱,李氏、王氏、苏氏、蔡氏、魏氏的先祖迁居于此,围山坳聚居,垦荒耕织,建家立业,逐渐形成古村落。由于村子位于山顶,山高路险,交通闭塞,外人很少进入。如今,这里依旧保留着相对原始的生活状态。
尽管五一假期已经结束,但村里的游客、摄影爱好者依然熙熙攘攘,流连忘返。石板路、石屋、石磨、石臼、古井、古树、古戏台、樊梨花庙等成了打卡拍照的稀罕物,中药材、柴鸡蛋、山核桃等特产备受游客青睐。
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近年来,该村坚持依托传统古村落宝贵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创建摄影基地,促销农副产品,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每逢节假日,有很多游客或自驾、或徒步、或骑行来到牡丹坪自然村,旅游打卡,购买特色农副产品,体验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