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许昌·综合

做生命的“守护神”

——访许昌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手术部主任赵林

科室学习

□ 本报记者 张炜华 文/图

身穿绿色短袖手术服,头戴手术帽,脚上穿着手术室专用消毒拖鞋,没有医生的白大褂做“门面”,但是一台好的手术,有一半功劳应该归他们。他们就是麻醉医生,生命的“守护神”,手术过程中的“幕后英雄”。

“作为一名麻醉医生,在手术中我并不期待高光时刻的到来,因为那往往意味着一条生命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6月11日,许昌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手术部主任赵林告诉记者,麻醉医生最核心的使命就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让患者能够“睡得安全、醒得舒适”,使患者安全、平稳、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

麻醉科手术部突发事件多、风险责任高、工作量大、科室协作广。多年来,许昌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手术部以专业、尽责,成为生命无声的“守护神”、外科医生手术的“保护伞”。

如果麻醉是船,手术医生就是在船上给患者做手术的人,只有船平稳了,手术才有意义。许昌市人民医院拥有一支经过多年学习并且身经百战的团队,能够确保每位患者的手术安全。

上周,许昌市人民医院紧急救治了一例血管畸形大出血患者,患者术中出血约6500ml,手术进行了整整10个小时,才保住患者的生命。

术中,麻醉医生不仅要和手术医生密切配合,根据不同手术阶段调整麻醉深度和麻醉方式,而且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脉搏、体温和生理反射,并微观调整患者内环境,使患者身体处于可以耐受手术的状态……

整整10个小时,麻醉医生要做到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丝毫不能松懈。手术结束,麻醉医生的神经也不能立刻放松,他们要守在患者身边,保证患者安全苏醒。

“麻醉医生的工作内容远远超过‘麻醉’这两个字。”赵林说,手术台是战场,要想赢得胜利,必定不能打“无准备的仗”。所以,术前访视成了麻醉工作的第一个环节。麻醉医生必须详尽地了解患者情况,这是保证患者手术过程稳定的前提。

比如阑尾手术,在很多人看来是个小手术,风险不高,但麻醉医生在术前需要了解患者是否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如心肌梗死等,因为麻醉药物会影响心血管循环系统,影响心脏氧供需平衡,充分的术前准备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围手术期意外事故的发生。

因此,很多手术在术前方案讨论或多学科会诊时,都会见到麻醉医生的身影。麻醉医生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权衡不同方式的麻醉对患者的影响,了解医生手术的思路,从而制定个体化麻醉方案,使患者在术中得到最优麻醉方式。

“麻醉学科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赵林告诉记者,最开始,麻醉只是为了给患者一个手术的机会;后来,对麻醉的要求提高到“安全”,但仍未让麻醉走出手术室。直到近年来,麻醉学科的进步催生了“舒适化医疗”,麻醉的发展方向也从手术室走了出来: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无痛宫腔镜、癌痛镇痛……麻醉让治病不再痛苦。

许昌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手术部更进一步,不仅关注麻醉的安全和舒适化,而且注重患者心理方面的问题。在术前,因为情绪紧张等因素,很多患者的血压及心率都会比平时高,这无疑增加了潜在的手术风险。该科医生会给予患者相应的人文关怀,安抚患者的情绪,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大部分患者会在麻醉医生的安慰下,逐渐放松下来,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让患者安安心心进来,平平安安出去。”这是赵林常常对她的团队说的一句话。他们用心、用情、用专业的态度,为生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