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9岁的陈先生到许昌市人民医院复查时,肚子已经变回正常大小,排尿也恢复了正常。他激动地对该院普外二科主任郭德洋说:“谢谢您治好了我的包虫病!”
原来,一个月前,陈先生因下腹部胀痛到许昌市人民医院就诊。因查出“膀胱后见一混合回声巨大肿物”,被怀疑是肿瘤,陈先生来到该院普外二科住院治疗。住院后,陈先生完善盆腔CT,查出盆腔占位性病变。
“他来医院的时候,肚子像怀孕七八个月的孕妇。”6月17日,郭德洋告诉记者,患者大便次数和性状没有明显改变、膀胱无尿血,不符合肠道、泌尿系统肿瘤的特征。在询问病史时,患者自述未到过畜牧区等包虫病多发地旅居,因此,医生判断患者患包虫病的可能性不大。
“当时,我们也想过利用穿刺确认囊肿内容物,但考虑到万一是包虫病,一旦囊壁被破坏,囊液里的棘球蚴就会给胸腔和腹腔带来感染。”郭德洋说,但是,无论是肿瘤、囊性病变还是包虫病,在不能确诊时,外科手术是必要的,可以达到确诊和治疗的双重目的。
因为患者囊肿过大,医生选择了开腹。患者囊肿包膜厚,且与腹腔粘连严重,特别是接近盆底时,粘连更加严重,需要手术医生一点儿一点儿剥离,手术过程并不轻松。越靠近盆底,盆腔组织被挤压得越厉害,手术空间越小,手术进行得越困难。最终,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手术医生将患者囊肿内容物吸出一大部分,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内容物被吸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能确定患者患的是包虫病了。”郭德洋说,吸出来的囊液里,有很多肉眼可见的棘球蚴,后来经过病理检验,证实患者的确是患的包虫病。
郭德洋介绍,包虫病是人体感染棘球绦虫幼虫(棘球蚴)所致的寄生虫病,因此又被称为棘球蚴病。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外科手术。
包虫病主要通过食用被虫卵污染的食物和水等经消化道感染,常累及患者的肝、肺、脑等组织器官,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多见于畜牧区,患者大多与狗、羊等有密切接触史。
“包虫病具有较长的潜伏期,一般为一二十年,或者更长时间。”郭德洋介绍,棘球蚴可以在犬科的小肠内长期生存,因此,家里养有狗等宠物的,或者从事畜牧业的人,一定要注意卫生:动物的粪便要及时清理,清理后要及时洗手;要注意动物的饮食卫生;与动物接触后,要及时洗手或清洁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