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人文许昌

钧瓷虽名贵 友情价更高

——一件“离去又归来”的钧瓷背后的故事

边继伟(左)、李家旺(右)与钧瓷《荷叶洗》、书画《莲花洗》合影

本报记者 王婵 通讯员 李俊杰 文/图

河南禹州,在古代被称为长江以北最为重要的陶瓷基地,特别是西北部的山区,分别以神垕镇(西吴镇)为中心的钧瓷产区和以浅井镇扒村(东张镇)为中心的扒村瓷产区。这二种瓷因其各具特色而名震国内外。

听说原先以文学、摄影宣传钧瓷的文化名人边继伟在扒村建起了窑,不仅恢复烧制扒村瓷,而且兼烧钧瓷,便与朋友前往他的厂里一探究竟。

边继伟的厂建在美丽的扒村河畔、扒村窑遗址的旁边,取名“东张窑”。见我们到来,他便停下手中的拉胚活儿,陪着我们参观。昔日穿衣讲究,面目清俊的他,站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都有点儿不敢相信:他一身的泥土,头发上还散落着烧窑时的灰尘,带着泥浆的手竟没和我们握手,脸也被炉火长期烤得黑中泛红,这些足以说明烧窑的艰辛和不易。

边继伟领我们看了他的拉胚间、烧窑炉和成品间,最后来到他的展厅内。

展厅内,摆放着五颜六色、各种式样的钧瓷和扒村瓷。在最为显眼的一个展位上,有一件钧瓷《莲花洗》,瓷上面挂了一幅和这个《莲花洗》一模一样的画作,画与题字各占了画作一半的面积,边继伟见我们对这件钧瓷和这幅画感兴趣,便笑着对我们说:“这个瓷说失而复得不恰当,应该说是离去又归来。这件钧瓷是我初次开窑时,烧出来的,它在远‘嫁’了9个月后,又从千里之外的哈尔滨回到了这里。”

咋回事儿?

1

《莲花洗》离去又归来

原来边继伟在做宣传钧瓷工作中,认识了另一个为宣传、推介钧瓷的知名人士李家旺。李家旺退休前是黑龙江哈尔滨的一名警察,从小酷爱钧瓷,虽远在千里之外,但对钧瓷文化的热爱促使他每年至少来一次钧瓷的产地学习钧瓷、认识钧瓷、欣赏钧瓷,并为宣传钧瓷、推介钧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受到钧瓷界和禹州人民的尊敬,同时,他也结交了钧瓷界、文化界的众多朋友。边继伟便是他众多朋友中的一位。

去年6月份,李家旺又一次来到禹州,当他听说过去一直做宣传推介钧瓷工作的边继伟自己也开了窑,出于好奇便想去边继伟的窑口看一看。

作为老朋友,边继伟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临走时,李家旺说:“真想不到你一个半路入道的‘外行’却烧出来这么好的钧瓷,看来你有烧钧瓷的天赋和勤学、吃苦、爱钻研的劲头儿,所以才有了你今天的成就。”李家旺收藏钧瓷几十年了,大多是神垕名工匠的作品,还没有收藏过一位半路“出家”的艺人烧制的钧瓷。边继伟让李家旺随意挑选自己喜欢的钧瓷,李家旺也没仔细欣赏,就在货架上随手拿了一件《莲花洗》,说:“你的作品都不错,收藏一件留个纪念。”说罢,他掏出了几千块钱非要给边继伟。作为朋友,边继伟说什么都不收。他们就钱的问题“打”了多个回合,最后,边继伟对他说:“钧瓷虽名贵,友情价更高,你我相距虽有千里,但我们友情为重,就让这件钧瓷成为我们友谊的见证吧!”

李家旺谢过之后,便带着这件钧瓷回到了哈尔滨。

时隔9个月后的今年3月的一天,边继伟正在烧窑,突然接到了李家旺打来的电话,说他已经来到了禹州,马上就到他的厂里来,边继伟听说朋友来访甚是高兴。

李家旺走下车后,来到了展厅内,二话没说,便从大提包里掏出来9个月前的那件《莲花洗》,放在桌子上,接着打开了一幅卷轴画。画上画的正是边继伟送给李家旺的那件钧瓷《莲花洗》,画与瓷一模一样,连釉色、尺寸、形状都分毫不差。边继伟惊愕了:“你怎么又把它带回来了,是有毛病吗?”李家旺说:“这件钧瓷很完美,并且可以称得上是一件很有寓意的珍品,如此贵重的礼物,我不能收藏,更不能夺人之爱,它应该回到它的原产地,回到烧制它的人手中。”李家旺越说边继伟越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2《莲花洗》见证了友情的可贵

原来,李家旺把这件钧瓷《荷叶洗》带回家后,把它放在家中博古架最显眼的地方,不时地拿在手中把玩。一天晚上,他再次把玩时,竟发现了这件钧瓷的深邃意境:整个盘就像一张即将打开的荷叶,叶茎上有一个莲蓬,月白色的釉上有一层淡淡的灰蒙蒙的底色,更为绝美的是莲蓬下窑变出了一个美女的半张脸,有莲生贵子之意境。看到此,他兴奋至极。一件珍品呀!几十年来李家旺虽然收藏过不少钧瓷佳作,但面对这件作品时,他的心情更加激动。第二天,他找来几个文化界、艺术界的好友一起欣赏。朋友们都认为这件钧瓷艺术品位高、意境好,窑变更是自然,是一件难得的钧瓷珍品。大家的赞许,让李家旺有了一个想法,他知道一个窑口烧出一件珍品的难度,有的窑口几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都烧不出一件钧瓷珍品来。现在想来边继伟当时是如何“不舍”。别人珍爱的东西不应该据为己有,而应归还作者,李家旺这样想。

在感觉到它的贵重后,他决心把《荷叶洗》还给边继伟。来禹州前,他特意请他的好友、书画家、篆刻家李厚仁先生为这件作品画了一幅画,并将《荷叶洗》的美妙之处题于画作之上:这件手工制作《荷叶洗》,就像即将打开的荷叶,收拢着形成一个边缘不规则的洗。叶茎部刚好靠近一个莲蓬。月白色的釉,像笼罩着荷塘的一层白雾,朦胧而神秘。荷叶边,莲蓬茎下,钧釉自然流淌形成一美女的上半张脸,挺直的鼻子和一双凤目。她像天使一样俯视着依偎在摇篮里的一对儿女,惟妙惟肖……

题记写好后,李厚仁在画作上注明了作画原因。

这件《莲花洗》和画作在哈尔滨展出后得到一致好评,李家旺在今年的春天带着这件心爱的钧瓷,连同李厚仁先生的画作来到禹州。于是,便有了李家旺走进东张窑展厅时的一幕。

边继伟听到这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并当即表示,该作品将作为东张窑的镇馆之宝,永久收藏。

这件《荷花洗》背后的故事,让人感到了人品和友情的力量,正是:钧瓷虽名贵,友情价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