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的王女士一直有贫血症状,她没有在意,直到近日腹痛才到许昌市人民医院检查。检查结果让王女士大吃一惊:升结肠内有约9cmx6cm大的肿瘤。几日后,王女士在该院普外二科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显示,王女士患的是升结肠癌。
“45岁后,如果有不明原因的贫血、腹痛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7月14日,许昌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主任郭德洋告诉记者,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成为我国第三高发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每年递增,且日趋年轻化。
以前,结肠癌是50岁以上的人群才需要担心的问题,但近年来年轻患者越来越多,有的人甚至不到35岁就已确诊结肠癌,而且往往早期症状不明显、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且预后极差。
“结肠癌患者早期会少量失血,有的会出现便血症状,特别容易与痔疮混淆,导致很多患者在治疗时走了弯路,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郭德洋说,早期患者除了贫血外,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肠癌的发生多与大肠慢性炎症、大肠腺瘤、高脂肪低纤维饮食习惯、遗传和基因等因素相关,大多数结肠癌是由结肠腺瘤发展而来的,由腺瘤发展为癌,通常要经过几年的变化。因此,结肠癌是最易自我筛查的病症,如能早发现,治疗效果非常好。
“要增强肠癌的早筛早诊意识。”郭德洋说,如果出现下腹痛、排便异常、贫血、腹部包块等症状时,应引起警惕,及早到医院检查。
肠镜检查能做到肠道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郭德洋建议,普通人群45岁作为结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如果肠镜检查没有发生病变的,可以每隔2年或3年检查一次;如果近亲属患有胃肠道癌的,要把结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提前;如果既往患有长期慢性便秘或慢性腹泻等胃肠道癌前疾病状态的患者,至少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如果查出息肉、腺瘤、早癌等,要及时处理或治疗,治疗后按医嘱复查。
郭德洋提醒,饮食是预防结肠癌的好方法,合理饮食,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冷饮和刺激性食物,多吃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戒烟限酒。此外,还要经常适当锻炼,不久坐,肠道不适及时到医院检查,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