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任佳琼 通讯员 孙亚旭) 7月25日上午,襄城县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展示推广暨示范性交流活动在襄城高中举行。
活动现场,襄城高中课程教学中心负责人从4个方面阐释了该校的“351”课堂教学模式;襄城县文昌小学教师温亚贞介绍了该校刘忠伟团队“概念教学”研究成果推广的实践与创生历程;襄城县斌英初级中学教师殷京京介绍了该校指导设计微实验、上研究课、促问题意识增强等方面的经验、做法。随后,该县教研室教研员就基础教育成果的培育和申报工作作专题讲座,并对市县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进行说明,为后续教学成果申报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
就进一步做好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与推广工作,襄城县教研室主任付永桥表示,一是提升站位,进一步增强成果意识。要充分认识教学成果的价值、意义,提升教学成果的广度和高度;二是积极探索,进一步增强实践意识。要摒弃“证书”思想,努力做好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突出研究、实践、应用、检验;三是不断创新,进一步增强推广意识。扩大优秀教学成果辐射面,推动教育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促进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