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烟叶种植历史悠久:明朝天启年间,许昌就有了种植烟叶的记载;清朝时期,许昌成为全国烤烟发源地;20世纪20年代以后,许昌发展成为烤烟产区和集散地,有“烟城”“烟都”之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许昌地区每年烟叶种植面积逾百万亩,产量占全省的近90%。
作为中国三大烤烟发源地之一,许昌与美国盛产烟草的弗吉尼亚州处同一纬度,气候条件相仿,非常适宜种植烟叶,因此许昌也被称为“东方的弗吉尼亚”。
许昌烤烟作为“浓香型”烟叶的典型代表,色泽金黄、组织细密、厚度适中、油分充足、香味浓郁,是国家高级卷烟原料和外贸出口烟的生产基地。
“去年,我们镇为国创烟叶税收1565.4万元,居襄城县首位。因为,我们镇是上海烟草集团‘熊猫’‘中华’香烟高端原料基地,河南中烟‘天叶’‘天香’高端原料供应者。”王洛镇烟办主任张克胜说。
1958年8月7日,毛泽东主席视察许昌烟区时,称赞许昌:“你们这里成了烟叶王国了。”65年过去了,许昌作为“烟叶王国”的美誉没有旁落。如今,许昌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是全国重要的烟草生产基地。据张克胜介绍,今年,襄城县16个乡镇种烟面积13万亩,王洛镇就占1.61万亩。
不仅如此,烟草种植还有了“科技范儿”。“现在,从育苗、施肥、起垄、移栽到中耕、植保、灌溉、采收,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王洛镇西村烟叶种植大户赵松锋说。
据悉,近年来,襄城县先后获得“中国烟草文化之乡”“中国烟草文化研究基地”等荣誉称号,被确定为“全国烟叶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和“黄金叶品牌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核心县,顺利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