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关注

魏都区、鄢陵县获批省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

一刻钟,“圈”出美好生活

□ 本报记者 张铮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居民带来了便利和舒心 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近日,河南省商务厅公布了首批省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区(县)名单,许昌市魏都区、鄢陵县成功入选。

从家里出发步行15分钟,能满足哪些生活需求?买菜、用餐、维修、养老、托幼甚至工作……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什么样的?居民能享受哪些便利服务?“小修小补”的便民服务与城市规范有序管理如何实现平衡?

12月3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对市区一些社区进行走访,感受“近在咫尺”的幸福。

基本需求“圈”里满足

用一刻钟路程留住烟火气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什么样的?今年7月,商务部等13个部门研究制定的《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简称《计划》)对外发布。《计划》中是这样表述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指在居民“家门口”——也就是步行5分钟至10分钟范围内,优先配齐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引进智能零售终端,让消费更便捷;在居民“家周边”——也就是步行15分钟范围内,因地制宜发展文化、娱乐、休闲、社交、康养、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让消费更舒心。

不难看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仅是“便捷圈”,还是“舒心圈”。

让我们一起到省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魏都区的许继社区看看吧。

12月3日11时,许继社区居民马跃真来到离家不足百米的社区生鲜便利店采购午餐食材。“现在买东西实在太方便了,下楼就到,商品齐全,价格也低。”马跃真笑着说。

在许继社区,阳光书屋、诚信漂流屋、电子图书阅览室可以为居民提供阅读空间;便民服务大厅可以办理、咨询6大类40多个事项;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让居民享受“首诊在社区、小病进社区、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生鲜便利店不仅为居民提供新鲜蔬菜,而且为居民提供接收快递、送货上门、交纳水电费等12项免费服务。

“我现在没事就到老年活动中心跳跳舞,打打牌。这样的日子,你说还想啥?”采访中,居民张巧云说。

近年来,许昌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聚焦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努力将城市建设得更加和谐、更有温度。

目前,随着市区三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主城区实现了社区生鲜便利店全覆盖,“15分钟便民服务圈”已初步形成。走出家门不超过15分钟,就能买到新鲜蔬菜和各类生活用品,对许昌市民来说已成为常态。

补齐“小修小补”

“圈”出城市便民空间

“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既包括一日三餐所涉及的菜市场、早餐店、便利店等,也包括不起眼的维修点,满足居民修鞋、修自行车、配钥匙、改衣服等“小修小补”需求。

在许昌市区,“小修小补”一直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从2008年市区出现第一个修锁、修鞋、修车的“三修点”到现在的“社区便民修配点”,许昌市城市管理部门一直对“小修小补”如何更好地回归城市生活进行有益的探索。

在魏都区北大街道新村社区,一块“新村社区便民修配点”的牌子格外醒目。小小的摊位前围满了前来修车、配钥匙的社区居民。

“我1976年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1978年光荣入党。”在该修配点工作的董永长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对记者说,他退伍后到商业系统上班,在20世纪90年代企业改制时遭遇了下岗。

“我是老兵,也是老党员。只要群众有修车、配钥匙的需求,我就会坚持下去。”说话间,记者看到董永长衣服上“为人民服务”的牌子格外耀眼。

在市区的角落,像董永长这样坚守的人还有很多。比如市区工农路附近的运粮河社区,樊召亮已经干“小修小补”近10年了。他先后增加了修鞋、配钥匙等业务。

市区三八路聚集了修鞋、配钥匙、修车、修拉链的十几个“小修小补”摊位,是市区提供“小修小补”服务最集中的区域。在这里摆摊儿的大多是干了几十年的老师傅,手艺好、收费低,是周边居民都认可的老“招牌”。

我市城管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城市背街小巷、断头路,设置了8个便民修配点,为近百名老师傅提供了免费经营场地,缩短了便民服务半径,让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服务“一老一小”

解决居民生活“大问题”

《计划》明确提出,重点发展“一店一早”、补齐“一菜一修”、服务“一老一小”。

建设便利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推动早餐点进社区;对菜市场进行提升改造,增添“小修小补”摊位;提供老年康护、幼儿托管服务,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仅围绕人群聚居的区域而建,而且关注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是为“舒心”生活而建。

在半截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居民李阿姨对社区医疗服务赞不绝口:“这里设施齐全,医生服务好,还有敬老服务室。居民有个头疼脑热的,在这儿就看了,不用去大医院挤。”

作为惠及百姓健康、增进民生福祉的前沿阵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有力抓手。

许昌市通过打造“15分钟健康圈”,让居民真正享受到了“首诊在社区、小病进社区、康复回社区”的便捷医疗服务。

借鉴“片警”服务模式,许昌市还开展了管理网络化、服务片区化、责任一体化的“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由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生、专业护士等技术人员组成的服务团队与居民签订统一的服务协议,提供高质量的社区医疗服务。 

如今,从许昌市区任一居民小区出来,步行不到15分钟,几乎都能找到健身、休闲的游园或绿地。近在咫尺的免费“健身房”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在引领健康生活的同时,也为文明许昌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从健身到看病再到买菜,一个个“为民圈”让市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便利。城市真正成为人们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

民生问题纷繁复杂,但说到底就是做好千家万户的事。我们也期待我市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工作中,带给更多人便利和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