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人文许昌

帽筒: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品

□ 本报记者 黄增瑞

“瓷墨相发·张志军写瓷书法展”上展出的帽筒 本报记者 黄增瑞 摄

桌上摆放的帽筒,用于放置清代官员的官帽 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近段时间,在许昌博物馆举办的“瓷墨相发·张志军写瓷书法展”,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观展。

在展出的写瓷作品中,有两件看似普通的长筒状扒村瓷十分引人注目。这两件长筒状的瓷器叫什么?古代的帽筒都有哪些特点和文化内涵?本期的《人文许昌》,就让我们通过两件写瓷作品来了解一下古代帽筒。

1.莫将帽筒当成笔筒

“张主席,这两件筒状的扒村瓷是笔筒吧?”“哈哈,不对,它们是放帽子用的帽筒。”近日,在许昌博物馆举办的“瓷墨相发·张志军写瓷书法展”上,有一位观众看到展柜中的两件瓷器后,心生疑惑,便向许昌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张志军请教。

“在清代,官员的顶戴花翎上有两个后摆。官帽不戴的时候,为了保持帽子的形状,不能叠压,只能悬垂着放置。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放置官帽,帽筒应运而生。清代的官员们认为,这样放置官帽,能表现出对官帽的珍视。”张志军说,当时的帽筒以瓷器为主,上面的图案有绘画、书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帽筒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帽筒呈圆柱形,腹部笔直宽大,为绘瓷艺人提供了便利,笔墨挥洒有较大的发挥余地。”张志军说。而这次“瓷墨相发·张志军写瓷书法展”上展出的这两件帽筒也是张志军专门让人制作的。白色的帽筒上写有“一鹭莲升”四个字;黑色的帽筒上则写着郑板桥的诗句:“竹君子,石大人,千岁友,四时春。”

2.帽筒文化气息浓郁

“古代的帽筒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据张志军介绍,“冠冕堂皇”里的“冠”和“冕”就是古代帝王或官员戴的礼帽。

“清代官员信奉‘冠不落地,鞋不上桌’,帽筒体现的是上层统治阶级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与古代玉器的使用一样,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张志军说。

帽筒产生之初注重实用,因功能的特殊性而被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成为官宦之家的必备之物,平时被人放在厅堂之上,成为条案上的摆设,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及地位。帽筒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象征意义而被后世追捧的。后来,帽筒还被当作礼品送给亲朋好友,寓意“一路高升”等含义。

清代嘉庆年间,瓷器烧制的帽筒开始出现。因帽筒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很快就被社会广泛接受,在同治、光绪年间,帽筒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在《清代瓷器整赏》一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这一时期的帽筒较多有盖,筒内放鲜花。”由此看出,当时的官员对自己官帽是非常爱惜和珍惜的。

到了清末与民国时期,帽筒的品种更加丰富,画面更加精美,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有青花、五彩、粉彩、浅绛彩等;造型有圆形、四方形、六棱形等;纹饰题材也非常丰富,常见的纹饰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等,集“诗、书、画、印”于一体,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后来,帽筒在社会上得到普及,人们在形态设计上也参考箭筒、笔筒等造型,并结合时代特点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兼具实用性与观赏姓的双重功能。

清代晚期,帽筒则从最初放置帽子的实用器物,渐渐发展成为婚嫁时必备的嫁妆,而且是最时髦的嫁妆。

3.帽筒承载着丰厚的历史信息

张志军说,日本、朝鲜、韩国等国也借鉴了中国的帽筒制作工艺,经过“模仿”和“复制”也出现在他们国家的官宦家中,我们在韩国、日本的影视剧中可以看到。

“帽筒是陶瓷诸多种类中极富有民族文化特色和工艺特征的一种器物,它以独特的方式展现着人类的智慧和历史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见证。”许昌市金石收藏家、学者常德生说,集“诗、书、画、印”于一体且富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帽筒,不仅具有实用性,还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帽筒这一清代中晚期出现的器物,展现了我国一个历史时期的民风民俗,承载着丰厚的历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