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含泪的感动 无悔的情怀 ——河南省第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许昌专场侧记 2020年11月10日 手机许昌网

本报记者 王金伟

“感佩于文义民20年前的牺牲,却在采访中发现,这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肝义胆,竟然是他们的家风,真是一人壮烈,满门义勇!”

“自始至终我都不敢抬头看秦诗语妈妈的眼睛,就盯着小小的摄像机屏幕,从寻像器中我看到了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爱。”

“我叫刘豪杰,是河南广播电视台一名‘90后’记者,能够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武汉抗疫生死较量的瞬间,至今想来,无怨无悔。”

……

11月9日,许昌广电大厦一楼演播厅内座无虚席。

演讲台上的记者娓娓道来,一个又一个有欢笑、有泪水、有信仰、有情怀的采访故事,让观众时而鼓掌叫好,时而热泪盈眶,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当天,河南省第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许昌专场正式举办,10位巡讲记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分享了“英雄的两张面孔”“疫区的35天”“马克思主义进社区”“一家三代 ‘镇河铁犀’”等众多采访事例,动情讲述了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精彩故事,也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记者的责任与担当。来自许昌报业传媒集团、许昌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和魏都区、建安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等有关人员及许昌学院文史与传媒学院师生160余人参加了活动。

听完巡讲后,从业21年的“老记者”——许昌日报社会新闻部记者孔刚领眼眶湿润、感触颇深:“10名巡讲记者讲述的采访故事,个个精彩,让人感动之余,也多了一些思考。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沉淀多少真情,走的路多了才能让故事更接地气、更有温度,这些收获,更激发了我继续前行的动力。我坚信,只要媒体人按照守正创新的要求,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去感知和书写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一定能讲好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

张梦婷是一名大三学生,目前在许昌学院新闻中心实习,聆听完巡讲,她告诉记者:“这些精彩故事,让我深刻认识到,好记者要主动投身时代,忠实记录时代。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要心怀新闻理想,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做好新闻工作储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