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9月,改造后的文峰北路通车,路况有了质的提升。
12月21日12时30分,许昌市中心客运站司机臧红宇进站后,小心地把车留在指定的位置。待乘客全部下车后,他走下车伸了个懒腰,在车站附近吃了碗面。过去的10个年头,他每个工作日都是这样度过。
臧红宇今年53岁,驾龄31年,驾驶经验丰富。“1989年,我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许昌。”臧红宇说,当年,他进入当时的许昌地区第一运输公司,成为一名客车司机。
彼时,司机所跑路线并不固定,臧红宇长途、短途都跑过。“最远曾到过西安和石家庄。”臧红宇说,许昌到西安600公里,当时没有高速公路,下午发车,路上需要花费10多个小时,一般第二天凌晨才能到。路况不好,车也不好,所以费时费力。
20世纪90年代,臧红宇开始跑许昌到郑州、南阳的线路。如今的文峰北路是他经常走的路线。“那时还叫107国道。”臧红宇说,当时,该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现象十分常见,路两边还有一两米深的排水沟,路面是水泥路面。“我听以前的老同事说,1986年之前,文峰路只有双向两车道,路面坑坑洼洼,行车十分困难,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市民乘车走这条路到郑州需要花费七八个小时。”
臧红宇回忆,当时路面破损严重、石子外露,由此导致的交通事故并不鲜见。“有一回,我在行车途中遇到一辆大货车因前轮陷到路面大坑中而侧翻,货物撒了一地,司机不得不重新整货装车,不仅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还影响了道路通行。”臧红宇说,在当时的路况下,他的行驶速度一般不会超过每小时40公里,因此,从许昌到长葛需要1个多小时。
当时,火车班次少且速度较慢,客运尤其是短途客运以客车为主。“客流量很大,40多座的客车几乎每次都可以拉满。遇到节假日,一票难求的情况经常出现。”臧红宇说,当时,人们出行总是会带很多东西,大件行李放在车顶行李架上,小件行李随身携带。“坐车的人中有不少赶集、走亲戚的,带有鸡、羊羔和小猪等。因此,一路上,车厢内外都非常‘热闹’。”
1997年,107国道东移至新建的学院路上,文峰路成为市区贯通南北的一条主干道,从此经过的臧红宇发现,这条路上的车辆更多了。2011年,臧红宇成为原许长公交线上的一名司机,专门跑许昌到长葛这条线路,一跑就是10年。
2019年5月,我市开始对文峰路北段进行封闭提升改造,臧红宇和同事绕行魏武大道到长葛。魏武大道于2010年建成通车,道路采取主辅车道分离设计、双向八车道标准建设,红线宽80米。道路沿线全部采用新能源节能路灯,各种市政管线一次铺设到位。魏武大道良好的道路状况让臧红宇印象深刻。
2020年9月,改造后的文峰北路通车,路况有了质的提升,臧红宇和同事又重新回到了文峰路上。“行走在这样的道路上,不但乘客的舒适性提高了,而且车辆和乘客的安全也更有保证。”
绕行魏武大道一年多时间,臧红宇见证了郑许市域铁路从打桩到逐渐成形的过程。“虽然现在人们出行有了更多选择,但是市域铁路的建设仍然令人期待,它将给人们带来更加便捷的生活。”臧红宇说,“希望市域铁路早日开通,让我们的城市交通更加完善,城市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