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许昌考古:从白沙宋墓出发 □本报记者 罗校远 王增阳 通讯员 潘惠雄 2022年09月22日 手机许昌网

白沙宋墓(资料图片)

71年前,宿白先生从北京至许昌,又从许昌出发,向西北而行,经灵井、泉店,抵达目的地白沙镇。“中州多旧迹,沿途废城、古冢迤逦不绝,殷周陶片、汉画像石、花纹砖、唐宋瓷片更随处可见……”这是宿白先生对中原大地的最初印象。

65年前,宿白先生编写的《白沙宋墓》出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出版的考古报告之一,是我国田野考古纪实的奠基之作,自出版以来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学术影响。如今,该书早已成为考古学界的经典,也是人们学习宋代文史的入门读物。

伴随着白沙宋墓的考古发掘,当我们回望70年前,不管是从当时的考古发掘成员构成、发掘过程还是发掘成果来看,白沙宋墓考古发掘都开创了许昌乃至河南现代考古的新纪元。穿越历史云烟,9月15日,我市组织召开纪念白沙宋墓考古70周年座谈会。

1951年,禹州颍河上游开工建设白沙水库。1951年11月,民工在白沙水库工地颍东墓区北部取土,发现一砖砌墓顶,揭开封顶砖,发现墓内四壁满是彩色壁画。1951年至1952年,河南省文物保管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文化部文物管理局等3支工作队赴白沙配合基建工程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

裴文中、宿白、叶浅予、董希文、刘沧凌、林岗、杨之光、潘絜兹、彭华……这些业界名家的名字,都曾出现在白沙宋墓考古发掘队中。随着发掘工作的推进,北宋赵大翁及其家族的三座墓葬出土,后被命名为白沙宋墓。

白沙宋墓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考古工程之一,开创了许昌乃至河南现代考古的新纪元。白沙宋墓是北宋末期流行于中原和北方地区的仿木建筑雕砖壁画墓中保存最好、结构最为复杂、内容最为丰富的一处,不论在墓葬的规模形制还是仿木建筑细部和彩画制作,以及雕砖壁画的题材和内容上,都是空前的发现。

白沙宋墓在中国历史考古学上占有特殊地位,这组北宋晚期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的发掘和研究开辟了宋元考古的新纪元,其考古报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深远。《白沙宋墓》考古报告的编写由宿白先生承担,1957年出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出版的考古报告之一,是我国田野考古纪实的奠基之作,自出版以来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学术影响。2001年3月,许昌白沙宋墓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2021年,被评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历史考古价值极高。

以白沙宋墓考古发掘为起点,许昌文物考古工作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全市文物考古单位主动融入国家重大考古工作,取得一大批重大考古成果。灵井“许昌人”遗址研究成果相继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7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项目”名单,与瓦店遗址一道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项目;许昌白沙宋墓被列入“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许昌市中心城区率先在全省落实了“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在抢救保护珍贵文物的同时,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刘未、郑州大学教授陈朝云等先后发言,对白沙宋墓的历史地位、宿白先生的严谨治学等展开研讨。

田凯在讲话中指出:许昌举办纪念白沙宋墓考古70周年座谈会,就是要继承老一辈考古学家的研究精神、为人风格、对事业的执着精神、对文物事业的开拓精神,这都需要我们好好学习。宿白先生深厚的文献功底、考古学功底、广引博征,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宿白先生对白沙宋墓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活化宋代历史场景的典范。《白沙宋墓》在时间的跨度、研究的深度上、对宋代社会的深刻解释上,都丰富了历史内涵。

大家要通过白沙宋墓考古70周年纪念活动,从老一辈考古学家身上汲取力量、汲取考古敬业精神,这对于我们推动当下的文物考古工作迈上新台阶非常重要。希望大家学习宿白先生的钻研精神、严谨科学的精神,学习宿白先生的开拓精神和对事业的执着精神,做好我们当下的文物考古工作。

许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无论是瓦店遗址的考古发掘,还是灵进“许昌人”遗址的发掘和展示、禹州钧官窑遗址的发掘展示利用以及汉魏许都故城保护工作,都做得非常精彩。许昌文物众多、价值重要,是华夏文明、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希望许昌市进一步高度重视文物考古发掘研究和文物的保护利用传播展示工作,使陈列在许昌大地的上文物展示起来、活起来、用起来,发挥重要价值和作用,助力黄河文化的展示传播弘扬,服务于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和文化强省战略。

刘未教授围绕重读《白沙宋墓》收获进行了发言。他表示,他是宿白先生的学生之一,白沙宋墓的发掘到现在已经70年了,报告的出版也过了65年。今天重读这部经典著作,仍然是有相当多的收获。白沙宋墓这组北宋晚期的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的发掘,应该说是开辟了宋元考古的新纪元。白沙宋墓在墓葬形式、纺织结构、建筑彩壁画、砖雕、墓地布局等方面所展现出来的丰富的历史信息都是空前的发现。《白沙宋墓》是中国历史考古学田野报告的经典之作,也是宋元考古研究的开山之作。

郑州大学教授陈朝云发言指出:白沙宋墓是北宋时期流行于中原和北方地区的仿木结构、雕砖壁画保存最好、结构最复杂,而且内容最为丰富的一处家族墓。白沙宋墓的考古发现,再现了北宋时期富而不贵、真正推动历史发展的平民阶层形象生动的生活景况。白沙宋墓考古发掘反映了北宋时期地主阶层的崛起、自由民的出现、城市流民队伍的壮大和手工业生产兴起这种社会现实。白沙宋墓提供了宋代土木结构建筑中梁加斗拱实物的实例,为研究宋代的建筑史、彩绘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白沙宋墓》是一本高水平、高质量的考古发掘报告,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高水平、全面、翔实的研究资料,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界,是我国田野考古纪实的奠基之作。

座谈会上,我市各县(市、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局)、文物考古勘探单位、市直文博单位主要负责人还围绕白沙宋墓、禹州瓦店遗址、灵井“许昌人”遗址等重大考古成果开展座谈,回顾考古工作取得的成绩,展望新时代考古工作新气象。

讲好许昌故事,弘扬中华文明。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许昌文物考古工作厚植许昌深厚文化,不断融合时代课题,奋力彰显许昌的人文魅力,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厚重历史文化“活”起来,不断开创全市文物考古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