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县域新闻

“砖桥”餐饮品牌带富全村群众

本报记者 胡晨 通讯员 刘艳红

在禹州市区,当几个朋友为小聚一下挑选饭店而争执不下时,最后总会这样达成一致:“还是去砖桥吃羊头肉、喝羊肉汤吧!”由砖桥村回族群众打造的“砖桥”餐饮已成为当地人心中共同认可的品牌。

4月30日晚上,记者在禹州市夏禹公园附近看到,由“砖桥人”开办的清真饭店就有12家,仅在新体育场西门500余米长的府西路上,就密集分布着砖桥炒菜馆、砖桥杨记烩面等5家饭店。在路西侧砖桥羊肉馆30多平方米的小店里,八张桌子坐得满满当当的。“这里的火烧烤得外焦里嫩,羊肉、羊杂煮得熟烂不膻,烩面、羊肉汤味正量足,几天不来吃就馋得慌,现在这儿已经是朋友小聚的定点饭店了!”搞装修的小葛说。

砖桥村是禹州市梁北镇的一个回族聚居村,全村2970口人大部分是回民。20世纪80年代,砖桥村3组的丁福顺最先在城郊开了一家烩面馆,许昌、周口等地来禹州拉煤的司机总要美滋滋地吃上一碗羊肉烩面再走,丁福顺也是靠着一碗“砖桥烩面”迅速致富了。

有了这个榜样,全村群众纷纷开起了饭店,靠着烩面、牛肉、羊杂、羊肉汤、涮羊肉等传统民族食品打出了“砖桥”品牌。66岁的丁国强20年前开办了“砖桥第一涮”饭店,主打传统老式涮羊肉,吸引了众多城里食客;7组村民杨大渠开办的“回马寨庄园”特色烤全羊远近闻名,每天顾客盈门;而最早创出“砖桥烩面”品牌的丁福顺有3个儿子,他们都子承父业,近年来几个孙子也接班了,一家三代红红火火做活了餐饮生意。目前,“砖桥人”在本村开有饭店16家,砖桥村也成了有名的民族餐饮专业村。

然而,“砖桥人”并不满足守在家门口小打小闹,他们还把生意做到了梁北、禹州、许昌甚至省外。48岁的马刘卿9年前在西安开了一家烩面馆,把“砖桥”品牌打到了省外,现如今已开分店6家,年收入在700万元以上。目前,“砖桥人”在禹州市及外地开办的饭店有50多家,天方圆、百岁羊、砖桥小厨、砖桥羊肉馆等都成为叫得响的清真饭店,“砖桥”已成为禹州市最知名的民族餐饮品牌。

有人开饭店,还有人贩卖、屠宰牛羊,为饭店供应优质牛羊肉。砖桥村从事牛羊买卖、屠宰的就有30多户,丁红勋、丁红超弟兄俩每年屠宰牛羊1000多头(只)。目前,砖桥村约有一半人从事与餐饮有关的行业,该村群众也利用“砖桥”品牌走上了致富路。

“聪明勤劳的‘砖桥人’靠一碗烩面打出了品牌、赚回了票子,也为全镇群众树立了榜样。我们要紧紧依托优势,把‘砖桥’品牌做大做强,并通过示范带动,突出一村一品,让全镇群众走上致富路。”该镇党委书记徐晓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