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石冠兵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深秋的襄城大地,处处涌动着非公经济蓬勃发展的热潮。
10月31日,全市领导干部会议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举行。作为大会重要组成部分,当天上午,市委书记、市长胡五岳带领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金融机构、部分重点企业负责人,对首山化工等襄城县的7个企业、项目进行观摩,实地感受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市领导史根治、王堃、刘保新、王志宏、郑传德、刘胜利、张巍巍参加观摩。
在这场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经验的“路演”中,非公经济蓬勃发展的态势、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的场景,坚定了大家的信心,振奋了大家的精神。观摩人员在看中比、在比中学、在学中思,对全市非公经济未来的广阔空间、光明前景充满期许。
产业链条做“加”法 打造全链条产业集群
煤基化工产业是襄城县的支柱产业,首山化工是该产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首山化工产品由单一的焦炭发展到30多个品种,年产值超过200亿元,成为我国由传统煤化工向电子、光伏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做得最好的循环经济样板企业。
“目前,我们已形成煤基尼龙、煤基电子、光伏新材料及煤基碳素、碳纤维产业链,是国内装备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条最长、循环经济效果最优的独立焦化企业。”在首山化工产品展厅,企业工作人员指着厂区沙盘向观摩人员介绍。
这只是襄城县煤基化工产业链条的一部分。无论是襄城县炭素产业园的石墨坩埚等5个项目,还是硅烷科技的高纯硅烷气、电子级多晶硅项目,以及平煤隆基的高效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项目,无一不是近年来该产业不断延链补链、转型升级结出的累累硕果。
“这个项目刚刚投产十几天,一个月后可以达到满产。等到二期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年产值将达到60亿元。”在天源科技产业园项目,企业负责人在介绍刚下线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时说。
据悉,该项目主要从事高效单晶硅电池片组装工作,是高纯硅材料产业的进一步延伸。“围绕产业链布局,一个五六十亿元的产业迅速就起来了。”胡五岳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并勉励企业负责人,要紧盯产业最前沿技术,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全产业链条集群,实现效益最大化。
创新驱动做“乘”法 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一桶面粉、一瓶纯净水,原材料直观可见,只需8秒钟,顾客即可取走面条;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