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春秋楼

北海的秋天

何依

走进北海,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能欣赏到不同的美景,能放松心情、沉淀自我,得到心灵的自由和快乐。尤其是北海的秋天,有着别样的韵味和风致。

还没有走近北海,我远远地就看见几丛芦苇在秋风中摇摆。雪白的芦苇让人想到岁月的无情,万物都无法抵挡岁月的摧残。芦苇的周围是绵延的秋草和高高低低的树,望过去一片青黄。

正是菊花盛开的时节,红色和黄色的菊花在北海入口处安静地吐露芬芳,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我想起陶渊明。陶渊明爱菊是出了名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一生爱隐居,菊花也被诗人赋予了隐逸的风格。菊花和酒也有关联,陶渊明不仅爱菊花,也爱饮酒,赏菊、饮酒、作诗、种田,陶渊明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然而,他的生活是穷困的,他是忧郁的。诗人大多都很忧郁,陶渊明没有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只有菊花和他做伴,菊花是他的知音,菊花懂他。

走进北海,明显能感受到秋天的况味。秋天的风吹在身上,确实让人感到一阵凉意。地上的落叶随着秋风翻卷着,让人感到忧伤。看到落叶,我想起《道德经》里的一句话:“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老子有大智慧,他看透了世间万物,超脱了自我、自然、生命,得到了精神的大解脱。而我们不过是普通人,我们仍然有很多困惑、无奈、忧伤、痛苦……我们什么时候能得到大解脱呢?我们的肉体和这地上的落叶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的肉身最终也要归于尘土,和落叶的归宿是一样的。如今我们的肉身承载着我们的精神,游走在这尘世间,能到处走走看看,我们该感到幸运。这样一想,我心里忽然感到无比轻松,我的身体似乎也变得无比轻盈了。

我喜欢一个人去园子里转转,因为我是如此孤独。园子里静悄悄的,园子好像是我一个人的,我独自享受着这园子的静谧和幽深,享受着孤独的乐趣。园子好像是懂我的,我和园子好像有相通的地方。

远远的是一片人工湖,人力可以改变自然,造人工湖、瀑布、假山、石桥,时间久了,也就成了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湖边一丛一丛的芦苇和青草被湖水浸润着,滋养着,不肯露出衰败的迹象。几片干枯的柳叶漂浮在湖面上,被秋风吹得打着旋儿,一直回不到岸边。

岸边有许多大块的石头,也许你并不理解石头的沉默,湖水却知道石头的寡言背后隐藏着什么,湖水日夜冲刷着石头的身体,湖水和石头同样懂得相守的意义。耳畔响起鸟叫声和虫鸣声,鸟和虫也是大自然的宠物,它们尽情享受着生命的欢畅,在树上和草丛里,我只能听见它们的声音,却寻不见它们的踪影。

北海多的是柳树。古人喜欢把柳树和蝉联系在一起,可惜深秋时节蝉也噤声了。柳树显得寂寞多了,芦苇也很寂寞,芦苇的寂寞只有它自己知道。人们总是喜欢把柳树种在靠近水的地方,柳树也喜欢水,有了水的浸润,它会更水灵。

水总是离不开桥,北海的桥大大小小有不少,大多是石桥。远远地看着那桥,我总会想起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许仙和白娘子,还有小青,打着伞,在桥上相会。或者许仙腋下夹着伞和包裹,弓着腰站在船头,白娘子和小青从船舱里钻出来迎接他,撑船的老船工拿着竹篙,站在船尾。假如湖面上升起水雾,那景象就更逼真了。再假如是下雨天,在烟雨蒙蒙中出现那样的情景不是更好吗?可惜,正是中午,日头在头顶照着,天气很晴朗,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秋风也是温和的。我站在桥上,看着湖面,那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真像是有无数片鱼鳞在闪动,闪得人有点儿头晕。

园子里有几座亭子,都是用木头建造的,下雨天人们可以用来避雨,晴天可以用来休息、乘凉。看到亭子,我想到了《西厢记》里的句子:“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古人总喜欢在亭子里送别,别离总是让人伤感的,在秋天送别,更增添了几分伤感。尤其是有情人分离,怎不让人肝肠寸断呢?如果此时,天空有一行大雁飞过,那就更应景了,可惜没有。

秋天的花很少,除了菊花,就是桂花了。园子里有很多桂花树,红的、黄的桂花散发出浓郁的香味,简直要把人熏醉了。王维的诗中有“人闲桂花落”,人只有在闲的时候才会看到桂花落。

我走在湖边,看到枇杷果落了很多,有的是青色的,还没有成熟就落了。园子里有很多银杏树,银杏树到了秋天,树叶就变成了金黄色,煞是好看!金黄色是秋天的颜色,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让人伤感的季节。

北海的秋天带给我快乐,给我安慰,也引发我不尽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