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何雨欣
民营企业座谈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了十分重要的讲话。
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围绕座谈会的相关内容,记者3日采访了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徐乐江。
座谈会召开既有“里程碑”的历史意义,也有“指南针”的现实意义
记者:您怎样理解座谈会召开的重要意义?
徐乐江:我认为座谈会召开具有两方面的意义:
从历史阶段来看,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还没有这么高规格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详细回顾了党历史上持续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演变,梳理了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很多论断都是历史性的。
从当前来看,有“指南针”的现实意义。这次座谈会为新时代怎么看待民营企业、怎么发展民营企业指明了方向。当前,民营企业确实因为种种原因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导致一些民营企业家对政策预期不稳、发展信心不足。这次会议的召开,彻底驱散了民营企业家心中的“雾霾”,给他们吃下了“定心丸”。
当好联系民营企业的桥梁纽带
记者:全国工商联如何结合自身定位,贯彻好座谈会的精神?
徐乐江: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政府管理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在深入学习座谈会精神的基础上,将推出具体举措落实:
——广泛开展调研活动。深入基层和企业,倾听企业诉求,及时反映企业现实困难和企业家合理诉求,推动政策落地落细落实,增强企业家政策获得感。
——创新做好企业服务工作。
——积极维护民营企业家权益。
——创造良好舆论环境。
当前,民营企业家有新的期盼,工商联必须要加强自身改革,提升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提升不上去,就不可能成为民营企业家 “有方向感、有认同感、有归属感、有荣誉感、有获得感”的家园。
引导民营企业驶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记者:全国工商联在引导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着力点是什么?
徐乐江:座谈会上提出六个方面的政策举措,针对性很强,直指企业的“难点”“痛点”“焦虑点”,实在管用,是满满的干货,都是企业的“重大关切点”。这六个方面的政策举措不仅是解决当前民营企业问题的关键,也是引导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全国工商联将着力引导民营企业行稳致远。
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引导民营企业家练好内功、提升自身素质。还有一个重点是推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企业面临的营商环境和政商关系,出现了明显的、新的、可见可感的积极变化。全国工商联将继续积极协助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推动民营企业和金融机构信息互通
记者:全国工商联一直在持续关注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将出台哪些举措推动破解?
徐乐江:工商联一直将融资难融资贵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来抓,通过座谈、访谈、调研等多种形式听取企业家意见呼声,并将从以下几方面与有关方面一道共同做好工作:
——推动政策落实。
——引导企业降杠杆。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据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