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柿王”争霸刘门村

本报记者 胡晨 通讯员 刘艳红

“我宣布,刘门村首届‘柿王’争霸赛单果王刘双建,单个柿子0.88斤!单树王李国兴,单棵柿树结果278斤!亩产柿王耿杰,亩产2000斤全村最高……”10月30日,在禹州市磨街乡刘门村广场上,当村监委会主任袁江水现场宣布全村第一届“柿王”争霸赛结果后,全场立即响起了热烈掌声。

刘门村是禹州市西部的一个深山村,前些年,随着小煤矿的关闭,全村发展一下子陷入困境,成了全市53个省定贫困村之一。2012年,该村党支部经过多方考察,决定发展柿树种植。他们动员群众集中流转土地3360余亩,成立了柿柿如意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从陕西富平引进柿树幼苗,建成了以柿子、柿饼、柿子醋为主打产品的柿子加工基地,让村民通过股权分红、务工增收、返租承包等方式获益。去年,全村柿子总产量20万公斤,卖鲜柿、柿饼、柿子醋共计195万元,实现了脱贫摘帽。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今年10月,刘门村柿子又获得了大丰收。为了庆祝丰收、交流经验,该村党支部倡议举办首届“柿王”争霸赛。此举得到村里杨占国、耿双建、李国兴、耿杰、张文正、葛让妮等众多承包户的积极响应。大家推选村监委会主任袁江水为主裁判,对每个种植户推荐的柿子公开称重。

71岁的四组村民刘双建,3年前承包了4亩多柿树。人勤地不懒,他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锄草、浇水、剪枝、施农家肥,样样不惜力。在这次争霸赛上,他以单个柿子0.44公斤的重量夺得单果重量冠军。看着那小碗一样又红又大的柿子,在场的村民人人称奇。

七组村民李国兴种植的柿树中,有一棵结的果子又大又多,现场摘下称重,整整139公斤,夺得单树王称号。

九组的耿杰种了13亩柿树,每一棵柿子都结得又大又多,平均亩产1000多公斤,获得亩产柿王称号,而村民李国兴以平均亩产850余公斤获得亚军。

对评出的三个“柿王”得主,该村党支部分别奖励积分100分、200分和500分,他们可以到村爱心超市兑换物品。

看到别人夺得“柿王”称号,种植户杨占国脸上挂不住了,他喃喃自语:“今年我吃亏就是吃在舍不得疏果上,柿子结得太稠了。明年咱再比,这‘柿王’谁当还不一定呢!”

“‘柿王’争霸赛出了水平、赛出了干劲。明年,我们还要继续举办比赛,以提高刘门柿子的知名度,让乡亲们的生活就像柿子一样越来越甜!”刘门村党支部书记李海亮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