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平安许昌

宅基地引发邻里纠纷 司法所长耐心调解事了

本报讯(记者 李小娟 通讯员 吴志军)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在襄城县茨沟乡某村,相邻而居的两家人却为了宅基地的事产生纠纷。多亏司法所工作人员介入调解,近日,这起邻里纠纷才得以圆满解决,两家人都为之前的不当言行向对方表示了歉意。

这两户人家都姓杨,户主一个叫杨亮(化名),另一个叫杨民(化名)。前段时间,杨亮欲在自家老宅基地上建新房,按照村镇规划,新房需向后移6米。杨亮家后面是杨民的宅院,由于地势和历史的原因,杨民的宅基地面积超出规划标准,且在超占的面积上建了两间配房。杨亮要按规划建房,杨民这两间配房需拆除。杨亮通过村干部多次找到杨民,要求其拆除在超出面积上建的那两间房,但均遭拒绝。两家因此产生嫌隙,甚至一度发生肢体冲突。在多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杨亮来到襄城县司法局茨沟司法所申请调解。

立案后的第二天,茨沟司法所所长杨帅兵便带着工作人员入村调查。在详细了解案情后,杨帅兵依法依规提出调解意见,明确要求杨民按照村镇规划拆除超占宅基地上的两间房屋。

然而,杨民拒不接受调解意见,调解工作陷入僵局,但杨帅兵并未气馁。凭着多年的调解经验和自己的观察,他认为杨民并非蛮不讲理之人,其拒不接受调解的行为,背后一定有难言之隐。于是,隔天晚上,他又独自驱车来到杨民家做思想工作。

“老杨,咱俩一笔写不出两个‘杨’字,我觉得你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你给老弟说说到底为啥不同意调解意见?”杨帅兵开门见山地说。

杨民没想到杨帅兵这么晚还到他家做调解工作,感动之余也敞开了心扉:“俺也知道多占宅基地建房不合规矩,可如果拆掉这两间房,俺闺女就没地方住了。她离婚后精神一直不太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我能把房屋拆了赶闺女出去吗?俺愿意让出多占的宅基地,但也得等到把闺女安顿好再拆房啊!”原来,杨民出嫁的女儿因故离婚,回到娘家后就一直居住在那两间配房里。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如何“两全其美”地解决这起纠纷,让杨帅兵陷入了沉思。搁置?一方着急建房;强拆?将进一步激化矛盾。

本着以民为本的原则,杨帅兵改变固有的调解思路,通过与村干部充分沟通,形成了新的调解方案,即由村委会为杨亮重新规划一处宅基地,杨民多占的宅基地上建的房屋在其安顿好女儿后无条件拆除,杨民拆除房屋后退出的宅基地与杨亮的老宅基地形成一处新的宅基地归村集体统一调配。这可谓“一举三得”,既满足了杨亮急于建房的愿望,也照顾了杨民的现实困难,同时也维护了村集体的利益。

在杨帅兵的耐心调解下,杨亮、杨民最终接受了新的调解方案,签订了调解协议,并为之前的不当言行向对方表示了歉意,此事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