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春霞 吕超峰 王增阳 通讯员 刘根堂 杨雨晴
《管子·牧民》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改善全区人居环境,提升人民幸福指数。近年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聚力办好急难愁盼民生实事,大力推进人民生活高质量。
夯实基础设施 拉大城市框架
城市诞生、发展一直与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础设施一方面关系着城市发展重任,一方面关系着民生福祉。
按照“基础设施优先”的要求,示范区加快道路建设,目前8纵7横1环路网框架已形成。8纵,即文峰北路、青梅路、竹林路、魏文路、学院路、魏武大道、许州路、宏达路;7横,即永昌东路、万通街、隆昌路、宏腾路、永兴路、尚德路、尚集街;1环,即芙蓉大道。道路总长52.5公里,道路面积263万平方米,道路绿化面积162万平方米,道路工程投资完成19.6亿元。
示范区计划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80个,包括政府投资类项目23个、企业投资项目30个、PPP项目27个,涵盖道路、公园、广场、小区、商服、工厂等,总投资3.6亿元。目前,大新佳苑、大徐佳苑、尚东小区、欣馨佳苑、中央公园、许昌美术馆、许昌珠宝馆、钧瓷艺术馆等12个项目已建成,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城市雨水积蓄、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功能有了很大提高。
按照《许昌市中心城区生态景观廊道建设规划》要求,示范区在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之间,南北长12公里的范围内,完成了生态景观廊道7390亩绿化任务。
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纽带,示范区加快公共交通、城际道路、郑许轻轨等交通设施建设步伐,逐步完善供水、燃气、热力、电力、雨污水、通信等配套建设,持续培育竞争新优势。目前,示范区供水加压站、尚东变电站已建成,建设供水管网52.6公里、雨水管网107公里、污水管网63公里,改扩建电力线路6条16公里,供暖、天然气、通信等管网逐步完善。
完善城区功能 优化人居环境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如何管理好城市,为人们提供更宜居的环境,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示范区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打造宜居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养老等需求。
按照市委、市政府“群众利益优先”的要求,示范区加快安置房建设工作,共实施魏昌佳苑、大徐佳苑、大新佳苑、尚东小区、芙蓉佳苑和清廉寨6个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建设住房11418套,安置居民6117户,总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总投资62亿元。其中魏昌佳苑和大徐佳苑已交付使用,大新佳苑和尚东小区计划2018年年底前交付入住,芙蓉佳苑计划2019年竣工投用,清廉寨计划2021年竣工投用。
教育和医疗关乎千家万户,人民群众关注度高。近年来,该区狠抓民生工程推进及民生实事落实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社区、学校、医院等民生项目稳步推进,群众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示范区投入资金10亿元,建设示范区实验学校、河南省实验学校许昌中学和尚东小学等学校,将安置学生8680人。示范区实验学校、尚东小学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河南省实验学校许昌中学投入使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工建设,总投资2000万元,服务辖区的黄庄、后街、郭甄、大韩、湾店等8个行政村约2万余人的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精神卫生、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打造了15分钟健康服务圈。和协医院正在加快推进建设,总投资6.2亿元,建成后第一年可开放病床约800张,满足辖区群众就医需求。
此外,示范区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城市低保实现了全覆盖,发放医疗救助、残疾人补助、临时救助等资金92.2万元,培育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新增城镇就业1448人,发放就业见习补贴24.85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32个,有效化解了一批信访难题,维护了群众利益。
宜居宜业宜游 提升城市形象
建设秀美繁荣和谐示范区,打造许昌市新的经济增长极。示范区通过大项目的推进,大手笔的建设,使路更畅、景更优、水更清。
示范区结合全市“绿满许昌”计划,优化绿地布局,构建绿道系统,共建成园林绿化面积303万平方米,其中道路绿化景观栽植面积161万平方米,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中央公园、饮马河湿地公园等游园、广场绿化景观面积142万平方米。在园林绿化方面,示范区坚持因地制宜,生态为本,园林绿化本土化、精品化,选择有季节变化的常绿树和开花灌木进行复层种植,实现“林荫型”的立体化模式。
示范区以中央公园为中心打造都市生活圈。中央公园围绕便民、亲水、文化、运动的规划定位,把区域景观和文化展示、活力运动相融合,建设景观节点、滨水便民服务点、运动场、美术馆、钧瓷馆、珠宝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着力打造集休闲、文化、娱乐、运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景观体系,彰显现代都市典雅、时尚、潮流的特色。
示范区以芙蓉湖为载体成立商务中心区,打造芙蓉湖周边楼宇经济圈。示范区通过芙蓉湖开发建设,打造芙蓉湖周边楼宇经济圈,以芙蓉湖为中心,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环湖四周共开发建设30栋高层商务建筑,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总投资100亿元,主要发展总部经济、商务服务、信息软件、文化创意等产业。目前,已开工环湖商务楼宇20栋,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其中金融大厦、芙蓉商务中心已建成投用,11栋楼主体封顶,阿里巴巴、浪潮、智慧城市中心等已入驻,许昌市电子产业园已建成开园,已累计完成投资40亿元。
风正帆悬,击楫奋进。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示范区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提升城市宜居水平,书写示范区富饶美丽的新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