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给百姓“身后事”减负

本报讯(记者 朱庆安 通讯员 邵挺)殡葬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百姓切身利益。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创新殡葬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殡葬服务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仅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累计支出181万元,惠及群众1500余人次。

全面落实惠民政策。根据我市《关于免收全市城乡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的通知》,自从2017年5月1日起实行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免费政策。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所需经费,市区由市、区财政按比例承担,各县(市)由同级财政承担,每季度结算一次。目前,普通专用殡仪车辆运送遗体、平板式火化机火化费、三日内遗体冷藏柜存放费等免除城乡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由原来的6项860元,提高到8项1190元。

积极推行生态安葬。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文明意识的提高,市玉皇岭墓园专门开辟了占地500平方米的“节地生态苑”,以草坪葬、花坛葬、立体葬为主,达到了节地、环保的目的。同时,自2015年起,在每年“清明节”、农历十月初一期间,他们采用可降解骨灰盒深埋的方式,开展全免费生态安葬服务,这样不仅仪式庄重、温馨,而且不花费群众一分钱。目前,已有158名逝者安息于玉皇岭的鲜花绿草中。

提高殡葬服务水平。我市以推行民政服务标准化为契机,以殡仪服务行业为重点,严格按照物价标准,明码标价,真正把殡葬服务选择权和消费权交给群众。同时,他们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殡仪服务各岗位工作职责、办事流程、文明用语、服务规范,以良好的形象、标准的动作、文明的用语、温馨的服务为办事群众提供优质、快捷、便民的服务,提升了城市的文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