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松召峰 通讯员 张晓沛)11月9日,记者从襄城县教体局获悉,在中央电化教育馆日前公布的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8年度课题立项清单中,由该县教研室主任代新旭主持的《中小学混合式学习应用研究》项目名列其中,获准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重点课题”。这是襄城县首个获准立项的国家级教育重点课题,也是此次全省获准立项的3个国家级重点课题之一。
据介绍, “混合式学习”是指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教育技术界普遍认为具有最佳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之一。目前,“混合式学习”的应用研究多以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为主,中小学阶段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作为《中小学混合式学习应用研究》课题主持人,代新旭介绍,该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探寻“混合式学习”在中小学应用的策略和方法,整合建设襄城县“混合式学习”网络资源平台,构建中小学“混合式学习”模型,促进全县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据了解,近年来,襄城县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强师”的理念,把课题研究当成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的重要途径予以抓细抓实,努力实现科研、课改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统一,取得了显著成绩。仅2018年,襄城县就有9项省级教育课题获准立项,18项省级教育课题顺利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