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未现,又失“银十”,与往年高增长的车市相比,2018年的车市让众多车商大跌眼镜。在众多车商向笔者大吐苦水之时,11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10月全国汽车产销数据,10月汽车产销同比降幅较为明显,延续了7月以来的下降走势,前10个月汽车产销同比双双下降,今年首次出现负增长。
笔者看到,10月国内乘用车共销售204.7万辆,同比下降13%。单从市场份额占比来看,前10个月,自主品牌虽销量达809.11万辆,但同比下降3.6%;自主品牌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91%,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1.12个百分点。
“只有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在如今整车市场尽显疲态的情况下,曾经高速增长的自主品牌面临考验。从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在SUV市场平分秋色的表现就能看出,SUV市场的不景气对自主品牌的影响远大于合资品牌,前者压力更大。
虽然不少人对此表现持默许态度,但笔者注意到,像吉利汽车、长城汽车这种同比依旧保持增长势头的车企还在“用实力说话”,所以,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比车市低迷更让人揪心的应该是两极分化。
进入10月,长城汽车面临着巨大压力,但其顺势推出的哈弗官降行为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11月7日,长城汽车发布了10月产销数据:实现汽车销量11.01万辆,同比微增1.93%,止跌回升;环比增长26.94%,继9月实现环比增长后,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与长城汽车一样备受关注的还有吉利汽车。10月,吉利汽车实现销量128986辆,同比增长3%,今年前10个月累计销量达1265844辆,同比增长33%。对于吉利汽车来说,最大的优点便是旗下多款车型均衡发展,无论是SUV还是轿车,旗下的多款车型均月销过万。
诚然,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在个别月份也会表现低迷,让人们看到了车市波动的影响,但通过推陈出新、提升产品力、采取积极促销政策等措施来提升品牌影响力,他们努力保住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反观部分车企,在SUV销量猛增时期盲目上马扩张,而忽略了自身的品质和影响力。如今,随着SUV市场潮水退去,就出现了销量下滑、利润暴跌的一幕。
在笔者看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车市洗牌是必然的结果。如果不推出新品,跟不上市场节奏,部分自主品牌的日子将会很难过,甚至会面临像铃木退市一样的结果。红利褪去,才是各家车企比拼实力的时候,而对于自主品牌来说,两极分化的时代才刚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