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党建引起来产业红起来农民富起来

山头店镇:党建引领产业脱贫致富路

本报讯(通讯员 古国凡 张译方)初冬,八百里伏牛山之首的首山之首——襄城县山头店镇层林尽染,温室大棚如翻飞白浪,蓝色光伏板流光溢彩……这一切,都是该镇党建引领产业扶贫带来的新视觉。

该镇从20世纪80年代就被列为省级贫困乡(2013年撤乡建镇)。当地普遍存在贫困村产业结构单一,镇村干部脱贫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

为破解这些难题,该镇决定走党建引领产业脱贫路,让产业红起来、农民富起来,规划出山区发展林果业、河塘发展水产业、平原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的蓝图。

为了确保党建引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该镇实行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包村、包企业,村党员包贫困户责任制,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引领产业扶贫工作例会、定期报告、观摩检查、述职评议制度。各个党支部成立志愿服务队,开展“主题党日”“党员义劳动日”“三帮一扶”等活动,该镇呈现出了“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新局面。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该镇干部、党员深入产业扶贫第一线,流转土地、跑项目、找资金、请人才、盖厂房、建大棚、栽果树……群众感慨道:党员干部是俺脱贫致富的主心骨!

该镇上秦村党支部为群众引来了6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共覆盖贫困户30户。一年来,该项目收益8万元,50%归村集体,其余50%归贫困户分红。今年8月,当贫困户秦光辉拿到1000元的分红和打工的1.2万元时,兴奋地说:“光伏让俺走上了致富路!”今年3月,该村党支部还为村里建起了襄富源纯净水厂,以土地入股、直接分红形式,吸纳8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务工,每人年收入2万元。

在党建引领下,一个个产业扶贫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落户该镇。该镇先后建起了8个产业扶贫企业,带动200多户贫困户年实现收入万元以上。67岁的贫困户张朝阳,在翠竹园养殖公司打工,每月都有固定收入。他逢人便说,这日子越过越美气!

“我们迫切希望发展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但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好生态是山头店镇的金字招牌。”该镇党委书记李科说。当地选择了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的绿色脱贫之路,把高污染高能耗产业挡在了门外。山头店镇境内有“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班超墓等名胜古迹。近年来,他们依托首山厚重的文化优势,鼓励农户发展农家乐、民宿等致富项目。目前,该镇已形成特色观光旅游产业。经过两年奋战,该镇2016年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512户1004人口中,已脱贫349户66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