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把乡村振兴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让广大农民朋友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日前,笔者在我市农村采访时发现,乡村振兴成了广大农民朋友、乡村干部的热门话题,大家对乡村振兴规划感到振奋,充满期待。然而,振奋之余又有一些茫然,他们不知道乡村振兴从哪里兴起,找不到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和有效的抓手,不知道先干什么、后干什么,重点又该抓什么。
笔者认为,国家层面出台的规划,是对乡村系统、全景的谋划。但对千差万别的广大乡村而言,必须要找到与自身发展紧密结合的“点”。特色优势资源是什么?突出短板弱项是什么?村民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这其中的任何一点,都可能成为乡村发展的突破口。
突破口在哪里?发力点在何处?“花木之乡”鄢陵正依托生态优势谋划大文章,将作为“天然氧吧”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真金白银的经济优势和群众受益的发展优势,以生态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建安区榆林乡打造“榆林花生”“榆林小米”等地域特色品牌,引领组织农民与现代市场对接,增收致富。这些地方把握城乡发展格局发生重要变化的机遇,培育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有机融合,让农村一二三产业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这些做法值得推广。
总之,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应该坚持实事求是,按照本乡本村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不可人云亦云,千村一面,应下足调研功夫,瞄准群众需求,编制符合村庄特点且能够指导发展的规划,把特色牌打好,于薄弱处发力。如此,才能找准切入点,快速打开局面,走出有自己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