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视野

营造文明校风 传播核心价值观正能量

——看许昌电气职业学院如何以“三进”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本报记者 尤中轩 通讯员 刘书源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点内容加入校本教材,在课程中开设“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课堂拓展到爱国主义教学基地、德育教学基地……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自今年5月开展以“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来,采取多种措施将该活动融入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揽各项工作

据了解,自“三进”活动开展以来,该院在第一时间确立了以立德树人为重点,把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院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总揽学院各项工作的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它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该院院长杨德岭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将其上升为道德自觉与行动自觉。

为此,该院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充分开发各门课程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受到教育;融入实践活动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班级管理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良好班风,提高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力;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利用校园网站、新媒体平台、广播、橱窗、板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三变”“三化”将“三进”活动具体化

为了更好地推动“三进”活动开展,该院从改革教学模式入手,以“三变”“三化”为手段,通过多种形式将“三进”活动具体化。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该院变理论灌输为以理服人,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浅显生动的语言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变传统讲授为互动参与,变教师“填鸭式”教学为“学生上讲台”、分组讨论、演讲辩论等互动教学模式;变单一课堂教学为课堂上下有机结合,充分运用观看影视资料、指导课外阅读、网络教学等手段,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活动组织上,该院做到了“三进”活动具体化,载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该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具体到支部主题党日、专题党课、道德宣传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等活动中;将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作为“三进”活动的重要载体,与社会调查、基层锻炼、志愿服务、专业课实习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从课堂教学拓展到爱国主义教学基地、德育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到杨水才纪念馆、燕振昌纪念馆和烈士陵园等教育基地开展实地教学活动,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弘扬者

在许昌电气职业学院的课堂上,学生们既学到了新知识,又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该院的每一场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又弘扬了社会美德。随着许昌电气职业学院“三进”活动的不断推进、细化,该院营造了共同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使每个人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弘扬者。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三进’活动使广大学生在无形中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该院党委书记杨鲁西说,“今后,我院将持续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进一步推动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地生根,大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课‘试金石’作用,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新时代思想政治课建设的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