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东雅 通讯员 张绍锋
诗意浓浓的名字,柔中带刚的心,严谨的科研工作,集三者于一身,女博士李华雨也。
今年44岁的李华雨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2009年进入河南卷烟工业烟草薄片有限公司,从事化学、天然产物提取、分离、分析、卷烟降焦减害等基础及应用研究工作。勇于探索、勤奋执着的李华雨凭借自己掌握的知识出色地承担并完成了大量的科研项目,为再造烟叶产品质量的稳定及提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她被市总工会评为许昌市五一巾帼标兵,并被授予许昌市五一劳动奖章。
2012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启动了再造烟叶技术升级系列重大专项项目。其中,李华雨和她的科研团队承担了“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关键工艺技术研究”项目。“过去,由于再造烟叶产品的物理指标和化学成分不稳定,导致卷烟产品质量不稳定,成为再造烟叶产品技术提升的重大瓶颈问题。”李华雨说。该项目启动后,她带领团队围绕“提升连续稳定运行能力,实现产品质量稳定可控”这一中心,系统开展了生产过程中化学成分传递规律、关键工序质量稳定因素和控制技术的研究。
三年的时间里,她和她的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检测和试验,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关键工艺,形成了质量稳定控制集成技术,实现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可控,在行业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该项目共获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制定行业标准3项、企业标准1项,发表核心论文5篇,出版专著1部。再造烟叶产品质量稳定性的提升,有效提升了企业生产运行的稳定能力。2015年至2017年,河南卷烟工业烟草薄片有限公司新增销售额超2亿元,新增利润7800多万元。
近年来,李华雨还主持完成了“再造烟叶(造纸法)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形成了行业标准;主持完成了河南中烟“再造烟叶生产过程中保香技术研究”“造纸法再造烟叶应用色素研究”等项目,并主持了市科技局“薄片生产浓缩过程致香成分回收技术及应用”等项目,其中多个项目获得河南中烟科学技术进步奖、许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她先后在《Rapid Commun. Mass Spectrom》《J. Mass. Spectrom》《高等化学学报》《烟草科技》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SCI收录8篇,获得专利授权5项。她主编的《再造烟叶质量稳定技术》一书成为再造烟叶行业第一本科技专著,目前已被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多个院校作为教材。
乐于奉献、舍小家顾大家,这是同事们对李华雨的评价。她和丈夫常年两地分居,常常是爱人带着孩子来到许昌与她短暂团聚。婆婆患脑血栓常年卧床,为了让爱人安心工作,也为了自己方便照顾婆婆,她将老人接到许昌,抽时间细心照料。
多年来,李华雨就是这样以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和进取心,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再造烟叶行业的科研中,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以实际行动激发着身边人员的科研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