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在禹州市无梁镇大木厂村“扶贫车间”内,记者看到的是一派祥和、忙碌的景象:洁白的墙壁上书写着的“一人就业 全家脱贫”字样,在明亮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一群中老年妇女在加工浴花等洗浴用品,一个个笑靥如花。
“像这样的浴花,俺一天做四五百个不成问题,一个月1000多块钱能轻轻松松挣到手。”困难群众赵君一边做着浴花,一边指着身边满满一塑料筐成品自豪地说。
像赵君这样做浴花的群众在全村还有100多人。据了解,这种加工浴花的活儿按件计酬,时间灵活,深受群众欢迎。
原来,2017年年初,48岁的何思源调入无梁镇任党委副书记,分管脱贫攻坚工作兼任省级贫困村大木厂村脱贫攻坚责任组组长。
2017年9月,按照禹州市贫困村统一建设“扶贫车间”的要求,他与村“两委”多次协商后,对原村小学校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提升,仅用7天时间就建成总面积460余平方米的“扶贫车间”,并与生产、出口洗浴用品的长葛市毅龙饰品有限公司对接,进行来料加工。
今年3月,贫困群众任铈兴想在村里建厂,把漫山遍野的蒲公英制成养生茶在网上销售。原来,他远在上海的外孙喉咙发炎,女儿就在网上购买蒲公英茶给外孙喝。受其启发,他有了办茶厂、开网店的想法。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自制的蒲公英茶比网上购买的效果还要好。这让任铈兴看到了商机。
何思源了解情况后,积极与工商部门联系,帮其办理了营业执照,并与村干部一起带任铈兴到信阳、驻马店等地学习手工炒茶技术和蒲公英规模种植技术。在何思源的大力支持下,任铈兴筹集5万元购买了必要的设备,把村民采摘的野生蒲公英加工后,通过淘宝网对外销售。
目前,这家创业小院开业仅半年时间,就为任铈兴挣了10多万元,并安排20多名困难群众就业,品种也由单一的蒲公英茶增加到金银花茶、野菊花茶等近10个品种。
不仅如此,何思源还根据大木厂村背靠具茨山的天然优势,于2018年春组织相关人员到河南省农科院、洛阳市伊川县、新密市乱石坡(贫困村)考察,学习“春谷油菜”种植模式,逐步形成“春看菜花、夏榨菜油、秋收谷子、冬碾小米”四季轮回的产业链条,生产的“禹田米语”牌小米供不应求。
“2018年,大木厂村种植谷子300多亩,从开始播种到收割,一直风调雨顺,长势喜人。”何思源说,“特别是7月下旬,天气干旱,谷子耐旱的特性充分体现了出来,亩均产量超过250公斤,毛收入在1200元以上。”
贫困户许新霞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她说她家共有6亩地,过去种的是小麦和玉米,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也不挣啥钱。今年,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种了3亩谷子,没想到仅这一项纯收入就超过了3000元。
“何书记真心实意为我们办实事、办好事,是我们村的‘主心骨’,村里大事小情我们都和他商量,全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大木厂村党支部书记任振甫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