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晨
许昌素有“烟城”美誉。许昌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许昌烟机)作为许昌烟草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其发展历程是许昌工业领域改革发展数十年的一个缩影。
许昌烟机,前身是1958 年成立的地方国营许昌农业机械厂,当时主要生产农机具。1965年,企业更名为许昌烟草工业机械修配厂,开始涉足烟草机械领域,后来成为全国烟草行业4家烟草机械生产基地之一,也是行业唯一的滤棒成型与辅联物流装备研发基地。
11月20日,记者来到许昌烟机,走进联合工房生产现场,一台台从德国、瑞士、美国引进的中小箱体柔性生产线、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五面体加工中心等数字化控制设备,在DNC、MDC等控制平台的运作下,正在无须值守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作业,高架自动化立体仓库内,几十万种零件有序存放,在工作人员操作下自动存取,取件最短时间只需几十秒钟……厂区的智能化水平,让人为之震撼。“我们公司今年被省里确定为智能化工厂了呢。”许昌烟机主管工程师李晓光介绍。
“现在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在30年前想都不敢想。”李晓光说。他1989年从洛阳工学院毕业, “刚到厂里,我被分配到铣床工位。我记得很清楚,师傅指导我做的第一个零件是YJ23型接装机导轨。要做这个零件,划线工先要在钢板上画出图形,然后,铣工要手动进刀,一点儿一点儿铣出零件的轮廓。”李晓光说,这样不仅生产效率上不去,还影响了零件的精准度。
“为提高生产效率和零件精密度,1992年,许昌烟机从日本引进了大型卧式加工中心、小型卧式加工中心、五面体加工中心等3台设备。”许昌烟机副主任工程师孙万杰如数家珍,“引进了这些设备后,不仅生产效率提升了1/3,而且零件的加工精度进一步提高。”
“在ZJ19卷接机组国产化中,作为该产品核心组件的烟枪组件面临着加工新难题,现有设备多次尝试加工,精度不易保证。”孙万杰告诉记者,从日本沙迪克公司引进慢走丝线切割设备后,复杂曲面的零件都能生产,满足了精度要求。随后,许昌烟机还引进了高速铣床,使烟枪光洁度可达0.4微米;引进水刀切割机,能够精准切割厚度200毫米的钢板……
坚持不懈推进技术创新,在引进基础上的不断消化吸收也是企业成功的法宝。自1978年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YL32 型滤嘴成型机,该公司先后成功研发国内第一台吸丝成型卷烟机YJ13型卷烟机,成功消化吸收我国第一台引进技术ZJ14型卷接机组……并在ZJ19卷接机组基础上进行重大技术改进,自主开发出了生产速度达每分钟8000支的高速卷接机组,使我国跨入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能制造高速机组国家的行列。
经过“十五”“十二五”两次技术改革,今日的许昌烟机,生产工艺流程更加优化,技术装备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已成为中国烟草机械行业具有领先水平的烟机制造基地。目前,许昌烟机共有主要生产设备132台、数控设备80台,数控化率为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