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振 尤中轩 通讯员 郑法魁 林立
2016年,鄢陵县共接待各地游客63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
2017年,鄢陵县共接待各地游客73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5.5亿元。
2018年春节假日期间,鄢陵县共接待游客68.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188万元;“十一”黄金周期间,该县各旅游景区(点)共接待各地游客298万人次,同比增长100%,旅游综合收入达14.3亿元,同比增长164%……
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近年来,鄢陵县把旅游业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抓紧抓实,以“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全景鄢陵”为总目标,以做优做强乡村旅游,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总抓手,以生态保护和景观打造为总要求,坚持策划先行、规划引领、示范带动、核心引爆、整体推进,全面整合各行业资源,用旅游的标准进行总揽统筹,擦亮“一花一世界、一水润千年、一木赢天下”3张旅游名片,叫响“全域花海、长寿鄢陵、养生福地、休闲天堂”特色旅游品牌,实现旅游业向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复合型方向转变。
做好活动策划 叫响旅游品牌
鄢陵有花,其花木产业发达,花木种植面积达70万亩,被誉为“中国花木第一县”“中国花都”;鄢陵有水,来到这里,不仅可以享用以富含偏硅酸和锶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地下水冲泡的“老红汤”浓茶,还可以在温泉池中放松疲惫的身心。
鄢陵县旅游局局长杜洪钧告诉记者,该县围绕花木产业的巨大红利,以文化节会活动为载体,深化花木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抓好节庆活动策划,做到一年四季均有旅游项目,“引爆”了鄢陵旅游市场。
今年的3月24日,2018“花都之春”系列旅游活动第二届唐韵樱花节、第三届樱花圣帝文化节隆重开幕。仅两天时间,鄢陵县唐韵园林客流量突破8万人次,张桥镇许铺樱花圣帝文化园客流量突破7万人次,可谓“千亩樱花盛开,数万游客到来”。4月1日,中国·鄢陵第二届郁金香文化节在五彩大地景区开幕。5000亩花海盛装亮相,上百万株、90个品种郁金香,争相绽放,园区内海棠、梨花、桃花争奇斗艳。五彩大地景区邀请众多明星、歌手与游客互动,还有古风汉服美女巡游、百花仙子大赛、五彩风筝节等精彩活动。仅开幕式当日,此次文化节客流量就突破6万人次。
伴随着樱花节、郁金香文化节等旅游活动的举办,鄢陵旅游市场呈现火爆态势。杜洪钧告诉记者,该县在旅游活动策划方面,主要做了四篇“文章”。一是在冬季围绕中国·鄢陵蜡梅梅花文化节组织策划踏雪寻梅游、温泉养生游、百家旅行商来鄢陵踩线等一系列旅游活动,为冬季旅游市场会聚人气,烘托气氛;二是在春季举办以首届全球美食狂欢节、樱花节、郁金香文化节、桃花节、玫瑰节为主要内容的“花都之春”系列旅游活动;三是在夏季推出乡村体验游,策划举办葡萄采摘游、蜜桃采摘游、山楂采摘游等一系列乡村体验旅游活动;四是围绕花博会,举办五彩大地国际鲜花展、旅游产业高层论坛、旅游商品展、花都鄢陵温泉旅游节、魅力花都啤酒节、金秋花都赏花游等系列活动。
左花园,右温泉,花似泉涌,泉如花香,说的是鄢陵的“花都”与“温泉”两大招牌名片。以花都温泉、花溪温泉为主的温泉集群,用她的清露汤泉,抚慰着身处都市喧嚣的疲惫身心,吸引着八方游客。鄢陵县陈化店镇茶文化一条街,茶社林立,既有高档茶楼,又有路边茶社。在街边选一家老茶馆,你就能喝上用优质矿泉水冲泡的、被当地人称作“老红汤”的浓茶。一壶老红汤,地道鄢陵味儿。
加强顶层设计 打造完美体验
为进一步盘活资源,鄢陵县加强顶层设计,把“抓旅游、提升花都美誉度”作为重中之重提上工作日程。该县召开高规格的全县旅游业发展大会,研究实施《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配套出台了《旅游重点项目重点工作责任分工》《鄢陵县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推动旅游业发展提质增效。同时,该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挂帅的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研究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高标准编制《鄢陵县全域旅游规划》,为打造全景鄢陵提供科学引领;组建鄢陵迎天下旅游公司,构建旅游集约化、规范化发展平台,着力打造全域旅游总格局。
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区,可以说是鄢陵县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契机,也是该县努力争取、积极行动的一大硕果。该县组织专人进行调研,并起草了《全域旅游调研报告》《全域旅游工作实施方案》《全域旅游工作台账》《全域旅游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全域旅游打造工作全面启动。此外,鄢陵县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前期资料及硬件设施已通过审核,正在等待国家有关部门批复;“创A”工作同样顺利推进,目前五彩大地休闲观光旅游度假区4A级景区通过省旅游景区评审委员会评审,唐韵樱花园创3A级景区已通过最终审核,正在等待授牌。
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该县不断完善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去年以来,鄢陵县稳步推进旅游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仅2017年,该县旅游三产项目共完成投资18.6亿元,主要包括五彩大地休闲观光旅游度假区二期、荷兰风情花街花市、鹤鸣湖风景区、建业·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鄢陵世界蜡梅园、鄢陵县游客接待中心等6个项目。
“去年,全县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让广大游客有了更加完美的旅游体验。”杜洪钧接受采访时介绍,五彩大地休闲观光旅游度假区景区外东西道路交通指示牌、公交车停靠点、售票系统已建设完成;荷兰风情花街花市项目的6栋临街商业楼、写字楼已建成,目前正在对休闲广场、街道景观小品、绿化、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进行跟进建设;鄢陵县游客接待中心基础设施已建设完成,正在接入智慧旅游平台;鹤鸣湖风景区项目完成了湖中心广场前水岸木栈道和人行道标牌、景观灯等工程施工,正在进行周边绿化、停车场、堆山等项目施工;鄢陵世界蜡梅园目前已种植蜡梅1500亩、景观树5000棵,完成办公场所的设施建设,景区内景观道路正在建设中……
优化旅游环境 增强发展后劲
在提升旅游品质的同时,鄢陵县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持续开展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专项治理行动。“旅游市场的打造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美誉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得来的,毁掉一个市场,往往只是因为游客的几次投诉。”鄢陵县旅游局局长杜洪钧说。近年来,该县以“抓管理、稳市场、促发展”的思路,切实贯彻落实《旅游法》,坚持依法治旅、依法兴旅的原则,把加强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促进有序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我们在旅游市场规范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旅游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杜洪钧说,该县一是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积极做好旅游行业“打非治违”工作,重点打击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和欺诈游客行为;二是抓好旅游安全隐患排查,定期对各A级旅游景区(点)、星级饭店、旅行社、星级农家乐饭店等进行全面的旅游安全检查,排除企业安全运营隐患,做到“先安全、后开放,不安全、不开放”,确保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三是持续提升旅游行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定期或不定期聘请旅游管理专业人员和行业技术能手对各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使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鄢陵县全方位开展旅游宣传,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央广网、中新网、大河网、映象网等国家级、省级媒体及自媒体到鄢陵踩线推介,把全省旅游系统招商引资项目申报会及全省旅游转型升级专题会议的会议地点争取到鄢陵,邀请参会人员到鄢陵各景区景点进行调研。同时,该县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旅游报》《河南日报》《大河报》《许昌日报》和搜狐网、光明网、凤凰网、中国旅游网等多家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旅游推介会及旅游商品展销会,以“走出去”的方式大力宣传旅游资源,加强合作交流,拓展客源市场,让更多人了解鄢陵,提高鄢陵的美誉度和认知度。
在郑州某企业工作的游客刘女士说:“平时在城市里,生活状态紧张,节奏很快,今天带着家人过来看看花海,享受到不一样的慢生活,我觉得这是最好的休息。”
(本版图片均由鄢陵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