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苏杭 通讯员 贺景昌)“煤矿企业要改变过去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就必须树立‘大马拉小车’的理念,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这是11月5日,在禹州市煤炭局组织的兼并重组煤矿标准化智能化推进会上,参会人员得出的一致结论。
当天,禹州市煤炭局相关领导,业务部门负责人及各执法中队中队长,驻矿安监站站长,禹州市7处兼并重组煤矿矿长、安全副矿长和部分实际投资人参加会议。会议伊始,与会人员参观了河南神火集团隆源煤矿(以下简称“隆源煤矿”)的安全文化“长廊”、安全信息站、警示教育基地、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风险管控演示室及安全生产监控调度指挥中心等场所。
随后,与会人员听取了隆源煤矿就隐患排查整治和风险管控“双重预防”所做工作的汇报。今年10月,隆源煤矿负责人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开阔了视野,取回了真经,并结合矿井实际,初步建起了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管控清单“双重预防”体系,在禹州市煤炭系统起到了先锋示范作用。相关矿业的矿长及部分煤矿实际投资人先后发言,畅谈了各自煤矿下一步“学以致用”打算。
就煤矿企业如何改变提升,会议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抓好人的管理和观念的转变。企业的落后主要是理念的落后,不能外出学习时激动,回矿后偃旗息鼓,一定要学以致用、付诸行动。下一步,禹州市煤炭局将对煤矿企业的安管人员进行“百分制”考试。考不到100分,继续培训考试,直到考取100分为止;煤矿企业也要对工人进行培训考试,以考促进。
二是要抓好管理的规范。第一点,相关矿业的矿长要有“标准意识”,树立好的“标杆”,井上井下都要有完好的“标准”。第二点,就是抓好“隐患分级治理、风险分级管控”。矿井每个岗位都要实行“清单式”管理,查风险,除隐患。
三是要抓好机械化升级。现代化矿井的核心首先是先进的机械化、自动化。我们外出对永煤陈四楼煤矿和淮北杨柳煤矿学习时,都对它们先进的机械化、高产高效赞叹不已。矿井机械化的提升到位,既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也使矿井安全基础得到了夯实。因此,每处矿井都要牢固树立“大马拉小车”的理念,最终达到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