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生经济

众品食业入选首批共享经济典型案例

本报记者 王培钦

12月4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联合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2018中国“互联网+”峰会及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举办。在此次论坛上,众品食业入选国家发改委首批共享经济典型案例,并作为企业代表与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30多家共享经济典型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据了解,在行业内或属地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能够充分对接相关市场需求、有利于促进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是选取典型案例的重要考虑因素。近年来,众品食业通过转型升级,主动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将生鲜食品产业链与综合科学技术、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融合发展,构建现代生鲜产业体系,实现了由加工制造业向生产型服务业、平台型企业和生态型企业的转型,目前正在由企业生态向产业生态迈进。众品食业依托生鲜食品产业链构建的农牧产业平台、基地园区平台和生鲜技术服务等,积极探索共享经济新模式,为生态圈合作伙伴提供系统化的服务方案。

牧易通聚合新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聚集,改变传统农产品流通方式。众品食业整合上游养殖、饲料、技术、数据、金融等资源,打造云农牧产业服务平台——牧易通。该平台具备全国生猪及仔猪价格变化,玉米、豆粕等生产资料行情指数发布及线上交易功能,为“新农人”“新农商”提供线上交易、行销信息、技术指导、供应链金融等增值服务,帮助生猪经纪人实现单一的生猪买卖向提供综合性服务转型,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高端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聚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改变传统的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方式。

众品食业通过基地园区平台化,开放园区资源,发展共享经济,在大中原和华东、华北、东北等布局8个产业基地,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生鲜产业集群。通过基地园区平台化运营,众品食业将加工制造业园区转型为生产型服务业园区和合作伙伴共享园区,以OEM、ODM等方式与业内企业合作,为其提供标准、技术、检测、产品设计、代加工、交易物流等服务,将社会存量转化为增量,整合社会产能36万吨/年,自有产能利用率提升12%;同时,实现产业集聚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鲜之达技术服务平台,内部资源市场化,外部资源内置化,对外输出技术包、管理包等,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近年来,众品食业把品控、研发、标准等人员组成一个新的公司,打造鲜之达技术服务平台,将20多年沉淀的食品安全技术、标准等资源,包括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CNAS认证实验室,链接国内外标准、技术等,通过内部资源外置化,输出管理、标准等,为客户提供全流程技术资源、食品安全解决方案等“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