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宜居许昌

不动产登记改革:改出便民服务高效率

市国土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推动不动产登记便民高效,实现了让群众“只跑一个窗口”“最多跑一次”“最快当天拿证”

图为市国土资源局在建安区颁发全省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胡永鑫

土地、房屋、林地、草原、海域等不动产权利涉及千家万户,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国家一项重点改革任务,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群众十分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许昌市国土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主动作为,强化改革,扎实工作,我市不动产登记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从过去的两本证到一本证,从多地方跑到一个窗口办理,从30个工作日到当天办结再到1个小时马上办……不动产登记政策的出台使“最多跑一次”改革跃上了新台阶。改革开放40年来,房屋登记政策的历次变革也折射了政府为扎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决心和努力。

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许昌市国土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推动不动产登记便民高效,加速不动产登记业务,推出多项创新举措,创立为民服务长效机制,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如今,“只跑一个窗口”“最多跑一次”“最快当天拿证”在许昌不动产登记领域已经变成了现实。目前,市本级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系统运行平稳,数据汇交正常,正在积极开展房地一体的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工作。

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变革

不动产,是指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

长期以来,我国各类不动产登记职责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在农村,当事人要分别到4个不同的部门办理不同证件:住房要到住建部门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宅基地要到国土部门办理集体土地使用证,承包的土地要到农业部门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栽种的树木要到林业部门办理林权证。在城市,当事人最少也要办两个证:到住建部门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到国土部门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各种证书繁多,不仅增加了群众办证的不便,而且增加了其时间、金钱成本。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人民群众财产权意识不断提高,对产权保障和交易安全的要求日益提升,分部门对不动产进行分散登记的弊端日益显现。分部门登记导致不动产权利相互交叉、重叠,不利于权利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利于不动产交易安全,影响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和有效运行。同时,由于登记机构设置重复,登记部门多,人为地增加了公民和社会组织负担,影响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

2007年,《物权法》颁布实施,明确要求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但受部门体制的约束,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一直未能建立,不动产重复登记、机构重叠的问题依然存在。

2013年11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按照要求纳入登记的不动产,包括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人表示,对普通许昌市民来说,主要就是土地、房屋这两块不动产。

“不动产统一登记新流程启动之前,市民拥有一套商品房,他须到国土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证,到住建部门办理房屋所有权证,要跑好几个部门才能办齐这些手续,费时费力。但不动产统一登记新流程启动后,市民只需要去不动产登记部门,就可‘一站式’搞定所有手续。”该负责人说。

不动产统一登记就是将原来的房产证和土地证统一换成不动产权证书。该证书与之前的“两证”相比,登记对象发生了变化。不动产登记的对象包括土地、海域及房屋,涵盖范围更广。

不动产权证书记载的信息比原来的“两证”更加全面,进行了房、地、物信息的整合,对每一套房屋都进行了空间定位,登记数据会上传到国家平台。这些数据将为制定国民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提供最真实的数据参考。进行登记的不动产将拥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号”(不动产单元号)——全国唯一的28位识别码。权证附图也更全面,拥有四至、坐标等详细信息。

科学设置、优化窗口、优化办理流程,让群众“最多跑一次”

许昌不动产登记工作按下“快进”键

我市的不动产登记以业务集中受理、集中录入、集中审批、集中缮证、集中收费发证为主线,形成了运转顺畅、分工合理、职责清晰、监督有力的闭环式工作流程。窗口实行不动产登记申请、受理、审核、登簿、发证等“一条龙”服务,确保群众办事“一站式”完成。真正形成了“窗口统一受理、后台业务流转办理、窗口统一发证”的登记模式,既缩短了办事时间,又方便了办事群众。

通过“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许昌的不动产登记实现了“一窗受理,一次排队”和登记查询即时办结,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工作效率。

“改革调整的最大亮点是资料‘内部流转’替代了群众‘多个窗口交件’‘多次来回跑腿’。说白了,以前是‘人在跑’,现在是‘资料跑’。对老百姓来说,少跑冤枉腿,办事更省心。”许昌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了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工作,方便群众,许昌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在对窗口进行合理规划、设置的基础上,在不动产登记引导和办理流程上,对大厅和窗口的布局和设置也参考杭州模式进行了合理调整,设立了引导咨询台,方便群众办证。

许昌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人说:“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一进入4楼,就可以看到不动产登记引导咨询预审台,在此可以对群众的办证资料进行预审,之后凭身份证从叫号机上取号,再到受理窗口交件,最后领取不动产登记受理通知单,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填表失误、材料错漏、重复排队现象。”

提质增效,让群众“最快当天拿证”

许昌不动产登记工作跑出“加速度”

2017年7月11日,许昌市本级实现房屋交易、税务和登记前台“一窗受理”,后台“集成办理”,全业务只排一次队,全流程“最多跑一次”,商品房一日出证,二手房登记5个工作日,跑出了全省最快速度。

2017年10月不动产登记服务再次升级,为助推企业融资贷款,我市不动产抵押登记和注销登记办理时限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作日。

2018年8月1日,不动产登记再推服务新举措,实体企业不动产登记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办结。

2018年10月19日,交易、税务、不动产登记窗口顺利与省不动产“一窗受理云平台”对接成功。10月22日第一本通过“一窗受理系统”办理的不动产权证书顺利颁发到市民手中。在2017年一窗综合受理,只排一次队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共享实现了由“物理集成”办理,到“化学集成”办理的转变,不动产登记过去需排三次队,填写三张表格,递交三套资料,而现在只需排一次队,填写一张表,交纳一套资料,即可实现轻松办理,大大方便了办事群众。

2018年11月13日起,我市不动产登记服务再推新举措。现房抵押注销登记业务、换证业务实现马上办(1个小时办结)。2017年10月1日以后办理的现房抵押登记业务,在办理抵押注销登记时1个小时即可办理完毕。楼盘齐全的单元套房换证业务也将1个小时办理完结。现房抵押不动产登记业务再次压缩办理时限,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压缩为3个工作日办结,登记效率大幅提升。

目前,不动产登记办证效率全市正常,无限号、无黄牛、无积压等办理效率低下现象。不动产登记业务随来随办,不限号,直到窗口群众受理完毕,登记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工作需要。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国土、住建、税务等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在建设过程中考虑系统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档案资料共享等因素,加快实现信息实时互通共享,消除‘信息孤岛’,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的智慧办理模式,尽快实现以‘信息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提高不动产登记工作效率。”许昌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