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改革开放弹指一挥间,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过去这一片都是窑洞,大木厂村住窑洞的群众不在少数,因为啥?盖不起房、经济落后。”12月6日,记者来到禹州市无梁镇大木厂村,年逾七旬的王光越指着村部旁的一排楼房说。
曾担任过大木厂村村委会副主任的王麦官补充道:“通过改革开放,再加上咱村这几年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村里的劳动力在村里、镇里的帮助下,都有活儿干,都挣来钱脱贫了,今年都把房子翻盖一新,群众非常满意。”
从过去的破窑洞,到如今的新楼房;从过去的栖身之处,到今天的舒适环境,房子的演变,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来大木厂村的变化。
大木厂村地处深山区,群众居住分散,收入渠道少,2018年,无梁镇党委、镇政府把大木厂村作为乡村振兴工程试点村来发展,依托具茨山文化,结合大木厂村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自然风光,围绕“记得住乡愁”主题,深入挖掘大木厂村的自然、历史、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规划发展乡村旅游。
“现在收入比在外边打工强,个人收入提高了,欢迎各位来品尝农家小菜。”农家乐老板任根甫说。任根甫是村里其中一家农家乐的老板,在外做过十几年厨师。2017年,他及时捕捉到村里的发展商机,利用自家区位优势回家开办了农家乐,不仅实现了自己创业增收,还解决了村里多名妇女劳动力的就业难题。
目前,大木厂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已经注册成立,规划有知青旧居、国防工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禹州户外活动基地游客服务中心、乡愁博物馆和旅游厕所、游客接待中心、小吃一条街、驴友宿营基地、马拉松自行车赛道等;注册“禹田米语”商标,在大木厂村、观上村流转耕地700余亩,采取“油菜花+谷米”种植模式,实现春季赏花、夏季榨油、秋季收谷子、冬季碾小米,增加群众收入。
随着一间间破房、危房的拆除,一条条水泥道路的铺设,一栋栋新房的建成,大木厂村的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大木厂村党支部书记任振甫说:“我们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抓住精准扶贫机遇,对村里以后的发展作出了详细规划,第一是种植结构调整这一块儿,发展高效增产农业;第二抓好乡村游,做好配套设施,让游客来到我们这里有啥看,有啥买,有啥玩;第三提升基础环境水平,改善民生。”
路修通了,产业旺了,山青水绿了,群众的腰包也鼓起来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一幅现代化发展画卷正在大木厂村缓缓铺开,大木厂村村民们的生活越过越舒心、越过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