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市环保局

促进转型敢说不 服务经济善说行

本报记者 王培钦 通讯员 李宁

我市开展“四个一百”专项行动以来,市环保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促进转型敢说不,服务经济善说行”的工作理念,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着力解决企业难题,千方百计帮助工业企业破瓶颈、解难题、激活力、增信心,为推动全市工业企业高质量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行政审批效能。该局取消建设项目试生产手续,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由审批部门验收改为项目单位自行组织验收;实施部分小微项目环评豁免管理,对未列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环境影响轻微的项目,免于办理环评手续;实施环境影响登记表类项目备案管理,对环境影响登记表类项目,由企业在网上自行登记备案;下放审批权限,将环境影响报告表类项目和部分环境影响较小的报告书类项目下放至县级审批,减少环评审批层级;开展行政审批精简瘦身,结合政务服务省、市、县“三级十同”事项,环评审批对所需申报材料进行瘦身精简,目前仅包括建设单位正式申请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公众参与情况说明,并梳理环评文件部分内容为出容缺办理事项。

建立分包联系机制,主动做好跟踪服务。该局实行局党组成员联系服务项目制度,以党组成员联系分包县(市、区)为基础,对100个工业重点项目进行项目分配。在解决企业环保问题上,该局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调节器”“控制阀”的作用,对一些重污染、高风险的项目,敢于说不、敢于否决;但不是“一否了之”,而是跟企业共同想办法、找出路,在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上“善于说行”。

严防“一刀切”,实施差别化错峰生产。该局在制定2018—2019年采暖季错峰生产清单时,依据重点行业污染排放绩效水平,以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钢铁、焦化、铸造、建材、有色金属、医药(农药)制造等行业为重点,按照不同行业排放浓度、排放总量等指标,科学制定差别化的错峰生产措施,对工艺技术先进、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居民供暖等重大民生项目,免于错峰;对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项目,在2019年1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免于错峰停产;对VOCs排放浓度达到省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建议值50%以下的两家企业免于错峰停产。该局还积极引导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促使企业加快绿色转型升级,既保证环境质量改善,又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