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晓敏
凡人善举情暖大地,“许昌好人”灿若群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许昌好人”涌现,如群星熣灿,构成令人赞叹的“许昌现象”,树立起“德耀许昌孝善莲城”的品牌形象,将善良勇敢的正能量不断传递到四方。
据统计,2014年以来,全市共评选出市级以上“最美家庭”91户、“五好家庭”220户、“和睦家庭”160户,在全民积极参与下呈现出百万家庭共创文明的可喜局面。截至目前,全市涌现出时代楷模1人、全国道德模范3人、河南省道德模范5人、许昌市道德模范66人,3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25人荣登河南好人榜……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群体,从群体到品牌,“许昌好人”现象正不断发酵,卓有成效的精神文明建设正成为推动城市前行的强大动力。
“许昌好人”群星闪亮
近年来,许昌市“创文”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有效提升了市民的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涌现出了一大批彰显时代新风正气的道德模范、先进典型。自2008年中国好人榜评选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共有39人入选。仅今年前10个月,我市就有1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在最近一期公布的中国好人榜名单中,我市宋红昌名列其中,当选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成为今年以来我市第10位“中国好人”。
宋红昌是襄城县关爱老人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2015年10月26日,热衷公益的宋红昌牵头成立了襄城县关爱老人志愿者协会,开始开展以关爱老人为主题的爱心下乡、爱心早餐、爱心助考,基层义诊、维修、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3年来,在爱心帮扶的过程中,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宋红昌始终没有停止过帮扶的步伐。如今的志愿者协会已由最初的15人发展到2200余人,服务的项目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帮扶的人也越来越多。
沙闪闪是我市“全国最美家庭”的女主人。 12月13日,在我市志愿者开展的“焕新乐园”公益项目活动中,又出现了沙闪闪的身影,她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为贫困学生家中送去了崭新的床上用品等。沙闪闪性情开朗,非常乐于助人,遇到公益活动需要献爱心时,她从不落后,经常跟随爱心组织去看望贫困家庭、留守老人等。
据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许昌市以“育文明人、铸城市魂”为宗旨,在各行各业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通过“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等制度化、常态化的评选活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切实抓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如今,我市好人层出不穷,白衣天使马金红、勇救落水儿童的常军广、割肝救母的张文亚、八旬理发师蔡瑞云、“最美儿媳”程巧玲、“最美心灵哥”徐俊锋、“最美嫂娘”宋梅花、“城市美容师”许长松…… 他们或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或敬业奉献,或诚实守信,或孝老爱亲,用实际行动谱写出好人楷模的颂歌,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许昌好人”现象不断发酵
近年来,许昌市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明确提出建设崇德向善之城,在社区、学校、企业、家庭大力挖掘身边好人,使城市具备培育好人的肥沃土壤,努力打造“好人之城”。如今,我市好人典范不断涌现,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许昌好人”现象快速发酵,释放正能量,产生出一个个爱的奇迹。
今年8月3日,发生在许昌市区向阳路的一场火灾,让世人看到了许昌人身上的“好人基因”。
时间回溯到8月3日7时10分许,许昌市区向阳路一户居民家中突发大火,29岁的妈妈王会和两个年幼的孩子被困在五楼阳台。火势越来越大,楼下前来救援的邻里和路人越来越多。有人扔下床单,有人扔下宽大的窗帘,20多位市民很快围成一圈儿,将救命的窗帘撑开。 事故发生后,王会作为母亲的伟大之举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获救小兄妹的伤情牵动着大家的心。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到医院捐款、代缴治疗费、加入水滴筹捐款、向许昌市慈善总会账户打款、微信转账等形式帮助小兄妹渡过难关。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好人典型”的引领作用,倡导大众向善向美,我市运用多种形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使群众熟知笃行。积极邀请省内外著名学者、文化名人来许进行专业辅导,举办大型专题讲座20多场,受教育群众13万余人次;利用覆盖城乡的道德讲堂和社区居民学校、读书会等组织,深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要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人办文明事”为主题,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和社会媒介全方位铺开公益广告宣传活动,让公益理念影响到每一位市民。人们渐渐发现,从前觉得遥不可及的先进人物,现在可能就是自己的邻居、同事乃至亲友,甚至是自己,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向“许昌好人”学习的热情。
让正能量更持久深远地传递
一个模范就是一面旗帜,榜样的力量不仅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氛围,而且还催生了一支支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让正能量传递得更深远。
12月7日上午,雨夹雪让气温变得更加寒冷,然而,“许昌好人”的温暖却让许昌阳光儿童救助之家的孩子们感到格外地温暖。当天,“中国好人”、魏都区南关街道办事处大同社区党支部书记宋改清带领社区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来到许昌阳光儿童救助之家,为这里的儿童送去食用油、饼干、面包、水果、袜子和取暖宝等,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
在宋改清的带动下,大同社区共成立了9支志愿服务队伍,社区注册志愿者人数达320人,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次数100余次。她还经常亲自带领志愿服务队开展关爱帮扶、义诊、健康咨询、环境卫生、社区文化、便民利民等志愿服务项目。
目前,在“许昌好人”的引领下,我市已拥有52.2万名志愿者,成立了4360支志愿服务队,发起了18478个志愿项目,奉献了1311.3万个爱心小时。
为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争当“好人”,让正能量更持久深远地传递,市文明办已规划好了明年努力的方向:拍摄“许昌好人”形象宣传片,进一步宣传榜样的力量;加强与规划、住建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适时打造“许昌好人馆”或“许昌好人公园”。近年来,我市大力弘扬好人风尚,加快建设好人之城,先进典型不断涌现,“许昌好人”群体现象已经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礼赞。为了将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我市计划拍一部时长约15分钟的“许昌好人”形象宣传片,对我市近年来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以全新的角度进行宣传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