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村上个月刚引进建成的扶贫车间。活儿不重,适合妇女干,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比到外边打工强多了。”12月11日,在建安区五女店镇冶庄村“泓旭电气扶贫车间”,正在操作台前擦拭电表的黄正勤开心地告诉记者。
现年54岁的黄正勤是冶庄村的贫困群众。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虽患有肾结石却勤劳肯干的她曾去新疆摘过棉花,跟着建筑队搬过砖、铲过水泥,日子过得很辛苦。如今,村扶贫车间为她提供了清洗电表的就业岗位,让她实现了不出村就能挣钱的梦想。
“为解决更多村民的就近就业问题,我们在原有扶贫产业——食用菌大棚的基础上,又依托河南泓旭电气有限公司建设了扶贫车间,为村里4名贫困群众及32名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务工岗位。”建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驻冶庄村第一书记武书锋告诉记者。
2017年11月,武书锋被组织选派到冶庄村担任第一书记。入驻后,她扎根基层,脚踏实地,心系贫困户,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发展壮大扶贫产业,为冶庄村的群众开辟了一条就近务工脱贫致富路。
冶庄村位于建安区与鄢陵县交界处,交通不便,2014年5月被确定为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57户894人;其中2015年脱贫245户861人,2016年退出贫困村。
“目前,村里仍有12户26人未脱贫。以前,因交通不便,村里企业少,为增加收入,许多村民到外地打工。一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因家中有病人需要照顾等原因不便外出务工,因此,一直缺少脱贫门路。根据这一情况,武书记制订了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助脱贫的扶贫方案。”冶庄村一位村干部介绍道。
武书峰驻村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村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冶庄村的扶贫产业不断壮大,更多村民从中受益。该村建设食用菌大棚15座,种植香菇4棚、平菇6棚、羊肚菌4棚、青菜1棚。食用菌大棚为22户贫困户每年每户分红2000元,为多名贫困群众和近30名村民提供了务工岗位。
在此基础上,武书峰又协调建设了占地500平方米的“泓旭电气扶贫车间”,解决了4名贫困群众和32名村民的就近务工问题,使冶庄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扶贫车间36个工作人员共分三条生产线,工作就是清洗电表。每条生产线每天能清洗电表4000多块,平均每人每天能挣80元。对于这样的收入,村民感到很满意。”武书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