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育视野

禹州市

稳步推进 让更多学生融入“大家庭”

本报讯(记者 姚鹏 松召峰)“转眼间,我成为一名许昌晨报小记者已经3年了。其间,有磨炼,有挑战,但带给我更多的是收获和快乐。我坚持向《许昌晨报小记者》投稿,每当看到报纸上出现我的名字时,我都激动不已;每当我领到稿费时,脸上都会洋溢出喜悦的笑容。”12月10日,在2018年禹州市小记者工作会上,作为优秀小记者代表,禹州市钧台北街小学四(1)班小记者吕逸轩在发言中说。

当日,2018年禹州市小记者工作会召开。会议表彰了2017年度在禹州市小记者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辅导老师、小记者及先进工作单位,总结和交流了禹州市2017年度小记者工作,并对2019年小记者工作作出了安排。

2017年至2018年,禹州市小记者工作实现稳步发展。该市共有小记者2500多名,涉及学校20所,开展各类小记者活动20多场,小记者研学活动的足迹遍布许昌各县(市、区)及亳州、威海、平顶山、漯河、洛阳、济源、开封、郑州等地。“活动的开展,让小记者收获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体验了快乐,获得了成长。”《许昌晨报小记者》主编张振在会上说。

据统计,2017年至2018年,禹州市小记者热情高涨,近500篇小记者作文在《许昌晨报》《许昌晨报小记者》上发表,小记者充分体验了创作的过程,体会到了作品发表的成就感。

禹州市夏都学校在当天的会议中获得“小记者工作先进学校”称号。该校在2017年至2018年共发展许昌晨报小记者661人,发表小记者作文100余篇,该校多位教师、小记者荣获许昌市、禹州市“十佳辅导老师”“十佳小记者”“优秀辅导老师”“优秀小记者”等称号。该校副校长董红勋作为“小记者工作先进学校”代表发言,并分享了该校小记者站的工作经验。

“小记者站是一个平台、一个窗口、一座桥梁,小记者通过这个平台能够接触社会,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董红勋说,“自开展小记者工作以来,我校专门召开会议部署小记者工作,积极配合报社组织开展各项小记者研学活动。新的一年,我校将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行动做好小记者工作,继续谱写小记者工作的新篇章。”

近年来,教育部接连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等文件,素质教育被提升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也应该有新提法、新认识和新主张,大胆引导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其获得全面发展。”禹州市教体局副主任科员张广义在会上说,“做好小记者工作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希望在下一年度的工作中,大家要做好宣传、铺好路,将学校工作、研学活动与小记者活动有机结合,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小记者这个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