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特刊

党建引领 激活发展新动能

本报记者 雷剑德 申超锋 任萌 通讯员 李水安

“喜迎十九大 永远跟党走”文艺节目展演。赵红娟 摄

通过党建引领,乡村旧貌换新颜。图为榆林村贾庄村的幸福湖波光粼粼。 郭雯 摄

城南商圈党群服务中心。赵华亭 摄

建安区新元街道办事处镜湖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活动。 赵超博 摄

扶贫主战场上,党员干部是主力军。图为建安区扶贫办工作人员到灵井镇霍庄村开展入户调查。 胡鹏 摄

建安区委书记邵七一(左)深入基层调研党建工作。 秦帅领 摄

立足全局,方可成于一域;成于一域,方可立身全局。

近年来,围绕以民心导向推动产业强区建设,建安区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多项重点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作为“一编三定”工作法的发源地,建安区以改革创新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以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检验党的建设,以优良的作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谱写了建安区党建工作新篇章。

■突出政治功能,用坚定信仰武装党建队伍

程庄村杏满枝头,圪垱村水光潋滟,贾庄村干净整洁,苗店村和谐有序……如今,在建安区,越来越多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走在了前列。

这些变化,得益于近年来该区狠抓基层党建,以党建引领发展的有力举措。去年以来,建安区委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党的建设新要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以实施党建“六大红色工程”为抓手,党建工作呈现出新气象、新面貌。

在政治理论学习上,该区坚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把“三会一课”基本制度和主题党日活动、“送党课下乡”等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先锋工程”“主题党日+”活动;发挥远程教育网络作用,组织党员上网学习、在线培训,建立“网上党校”“网络课堂”,开设微型党课“流动课堂”,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去年,他们共组织集中学习16次,参加市委辅导报告会5场,观看各类专题片10余场,区委中心组成员每人撰写心得体会或调研文章2篇以上。

在强班子队伍上,全区全面推行常委会及其成员职责清单制度,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党委职能体系;持续抓好《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的学习贯彻,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中心组理论学习等制度,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去年,该区开展集中宣讲活动25场、作报告27场,举办各种形式的互动交流活动10场,受益群众近万人;指导区直有关单位举办业务培训班12期,培训各级各类人员922人次。

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他们把抓好基层党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扎实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过硬、全面进步:在农村,连续开展“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活动,培育市级“四强”型基层党组织7个,确定的39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全部得到转化,带动181个农村党组织实现晋位升级;在城市,着力构建“一二三五”管理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城市社区规范化建设,建成符合“一有七中心”标准的规范化城市社区5个。

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该区严格落实中央“四必看”“四必谈”“四必训”要求和市委“六用六不用”选人用人办法,结合人大、政协换届的机会,严把代表、委员推荐提名关,切实保证代表、委员人选质量,同时对部分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直单位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交流调整,选优配强全区科级领导班子;此外,结合乡镇党委换届和超职数干部消化,建安区分批次对全区干部进行了调整,配齐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保持了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

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他们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狠抓警示教育和作风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好转。去年,全区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6起、违反廉洁自律案件16起,通报典型案例5起,受理问题线索649件,立案268件,党政纪处分246人。

■凝聚品牌力量,“一编三定”让党旗更鲜艳

品牌效应就是带动效应。在加强党建引领工作中,建安区不断创新发力,凝聚党建品牌,使党建力量化作促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

近日,入冬的建安区气温骤降,在椹涧乡前宋村的街头巷尾,10多名党员不畏严寒,认真地进行义务劳动,美化村庄环境。参加劳动的这些人,大部分是村内无职党员。

“34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筛选村内无职党员帮助村‘两委’开展工作,坚持‘按需设岗、量身定岗、以岗定责’,创立了‘一编三定’工作法。”椹涧乡前宋村党支部书记宋子贤说。

“一编”即编员进组,“三定”即定岗位、定责任、定奖惩,把认领相同岗位的党员编组,每组推选组长,抓好本组党员岗位职责落实,村“两委”干部包组,与绩效工资挂钩,既巧妙解决了无职党员发挥作用难、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的问题,又确保党员作用发挥有组织、有监督地进行,有效解决了一盘散沙和流于形式的问题。

“这么多年的工作,使我认识到:党支部是‘1’,党员是‘0’,‘0’在‘1’后才能发挥作用。”前宋村68岁的无职党员宋文正说。

2018年年初,“一编三定”工作法在全省推广。为确保“一编三定”岗位设置接地气、有实效,建安区围绕全区经济发展、项目推进灵活设置岗位,招商服务岗、服务项目建设岗、环保服务岗等在全区各地应运而生,成为服务大局、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全面高质量发展

2017年年初,灾难突然降临在城南纺织品城经营布匹批发零售生意的李桂平身上——丈夫突患癌症。店铺的日常经营,让李桂平分身乏术;几个月来丈夫的治疗费用,更让李桂平束手无策。在了解到李桂平的情况后,2017年7月,城南纺织品城党支部经过研究,决定给予李桂平2000元救助金。

接到救助金的那一刻,李桂平眼睛湿润了。“组织这么关心我们一家人,我们有信心战胜病魔。在以后的经营中,我会时刻谨记共产党员本分,诚信经营,更好地服务大家。”李桂平激动地说。

“过去单打独斗,现在抱团发展、互惠互助,这是现在我区城南商圈的新变化。”城南商贸物流园区党委书记冯晓东介绍。

为了把党的领导渗透到每个角落,实现全覆盖、无空白,建安区谋划成立了城南商圈党委,大力推进“红色商圈”建设,树立“抱团发展紧跟党,扛着红旗闯市场”理念,依托城南商会成立商圈单位,建立18个企业党支部、4个联合党支部、3个市场党支部,把辖区内所有企业、商户、党员纳入组织覆盖范围。

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员作用,城南商圈党委开展了“党员亮身份”活动,在党员商户门店挂党旗、贴“党员示范店”标志和“服务承诺”,商户中所有党员佩戴党徽,把党员身份亮出来。

党建工作的扎实开展,推动了城南商圈经济效益稳步提升。目前,城南商圈已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亿元、利税3.5亿元。

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建安区明确“党建服务项目发展”工作思路,一个项目成立一个党支部,党支部跟着项目建,党员跟着党支部干,将党支部建在项目上,通过党支部和党员的引领带动,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建区委书记邵七一说,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指出,让中原更加出彩,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参与者、实践者,而不是旁观者。如今,“党建搭台、各行唱戏、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生动局面在建安区已经初步形成,为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走在前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如今,建安区党建引领作用扩展到基层的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融合格局,实现了党建与各项工作的有机结合、共享共赢,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主阵地、联系党群和干群的主干线、凝聚党心民心的主渠道、加快乡村振兴的主力军”。